第七三七章 一战克定草原



  商弘在一个半时辰之后,返回到了二连浩特。

  奥尤陶勒盖矿山距离二连浩特的直线距离只有二百里不到,以商弘的天位修为,只需两三刻时间就可来回一次了。

  多余的一个多时辰,商弘都用在了寻找铜矿矿脉上。

  回到李轩身边的商弘,不但面色凝重,手中还多出了几块色泽斑斓的铜矿石。

  “我在那边随机搜寻了七处地方,彼此间隔十里以上。最终在四个地方挖掘到了铜矿,其中最浅的一处,距离地面不到两丈,露天就可开采。”

  商弘眼中的波澜,依然无法平抑。。

  只就他粗略的探查结果,就可知这铜矿的规模大到骇人,可称得上是冠绝宇内!

  而铜矿通常都与金银伴生,周围还有各种样的天材地宝,稀世之珍。

  李轩端坐于一匹地行龙上,漠不关心的微一颔首:“据宫中术师所言,这座矿脉距离地面最近的地方只有一丈二尺,还是很容易开采的,难得的是这些铜矿的纯度也很高,他们说可以使用螺旋开山法——”

  “郡王殿下!”

  商弘心想自己哪里是想要与李轩讨论铜矿的开采?他没能沉住气,主动打断了李轩的话:“下官以为,这二连浩特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失陷于蒙兀之手!您这座军堡的规模,似乎还有不足。”

  就在一个时辰前,商弘还觉得李轩在这里修筑堡垒,是浪费国帑。

  可此时商弘却觉李轩对这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商弘分毫都不觉自己的话,是对自己的打脸。

  在每年高达三千万银元的岁入面前,脸算什么?何况以这座铜矿的规模来说,三千万银元可能是最保守的估计。

  他想如果蒙兀人得到这财源,未来对大晋的威胁只会倍增。

  李轩不禁失笑:“那么商大学士以为,我们该当重视到何等地步?”

  商弘没理会李轩的取笑之意,他当仁不让的开口:“此处到那座铜山,必须有五座长宽三里以上的军堡,彼此互为犄角,并在此驻留十五万大军,确保矿石的开采。还有南面——”

  商弘往南面的方向指了指:“大晋大同至二连浩特的沿线,也需大小军堡七座,用于保障粮道。”

  李轩不由摇头,他知道这位兵部侍郎还是在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蒙兀。

  可随着‘符文燧发线膛枪’的出现,战争的形式早就不同了。

  蒙兀铁骑的余晖已经将迎来终结——

  他在此处修建军堡,其实不独是为那座铜山,也是为二连浩特附近的盐池。

  二连浩特中的浩特,在蒙兀语中是指‘众多人口居住的地方’,二连则是得自于‘额仁达布散淖尔’中的‘额仁’一词。

  额仁达布散淖尔是草原上最大的盐池之一。控制了此处,就控制了漠南蒙兀的大部分盐源。

  若非如此,他是无论如何都舍不得在这里修建一座棱堡的。

  不过李轩没打算与商弘分辩,他摇着头:“好家伙,这一修就是十三座军堡,这需要费用多少银钱?多少的民力?商大学士,古人说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慢慢来吧。

  这座堡垒建成之后,我大晋在二连浩特就有了据点。日后再拓展其它的堡垒不迟——”

  商弘顿时蹙了蹙眉,他想一次就修筑十三座军堡,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可以如今大同的民力,再发动一些草原上的部众,建造两座长宽四里以上的大型军堡,三座长宽二里的小型军堡,还是绰绰有余的。

  此举虽是压榨民力,可从长远来看,却能令大同以北长治久安。

  不过商弘同样不打算与李轩争执,他准备写几封信给监国长公主,几位辅政大臣。绕开这位汾阳郡王,直接推行此事。

  也就在这之后,商弘终于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李轩的前方。

  他发现这个山坡左面的一个小山谷,一队队的晋军正将他们俘获的牧民驱赶至此,总数已经达到十二万。其中有三万青壮,九万妇孺老幼。

  山坡的右面,则是一群把头递得精光的人,在往山坡方向拜服。

  还有许多身体壮硕的蒙兀人,以及那为数众多的十户,百户,甚至是千户那颜,都被拘押在山坡脚下,全都被牢牢的困在了一根根木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