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侠汇关中(56)



  习小岩察觉危险,左掌马上变爪收卷回来,将邢猎右腕一把擒住,紧接自己的右手长刀,亦从侧面剁向邢猎耳际!

  邢猎几乎以同样的招式,左手虎爪如抹拭般一划,也将习小岩来刀的手臂截住,他沉腕收指,拿住了对方右腕脉门。

  两个霸气的刀手,却都再施展不了得意的刀法,而进入了最单纯的僵持:各用一只手擒拿了对方握刀的手腕。

  两人四臂左右大张发力抗衡,相争不下,就如两头野牛,各用一对大角抵住对方。

  最原始的斗争状态。

  这样的互擒,半点儿不潇洒好看。但真实的战斗,谁说是一定好看的?

  手臂大张,自然中门大开。习小岩出于战斗本能,两臂的肘关节同时屈曲,肩胸展开,身体就向前冲入,以额头迎面猛的撞向邢猎鼻梁!

  这招更是与市井打架无异。然而求胜,本来就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尽用一切可能的方法。

  如此近距的头撞,正常来说避无可避。

  但说到擒拿缠斗的经验,邢猎可是比习小岩多出数倍。

  习小岩一动,邢猎已感知他意图。邢猎迅速往后大踏一步,反借他的前冲之力,左手猛向斜下方拉扯他握刀右腕!

  习小岩头撞未到半途,却被拉得歪向一方,身体失去平衡,这头撞招式马上失去力量。

  习小岩快要失足俯倒,急忙进马,大力踏一个前弓步稳住身体!

  邢猎早将他这反应也计算在内,右足低踢出去,脚内侧扫往习小岩的前锋脚膝弯!

  此扫脚乃伏虎派特征的南方拳术下路踢法,再糅合邢猎海外习得的多国摔跤技艺,既准又稳。

  再刚健发达的身体,关节的抗力还是有限度。习小岩虽尽力沉腰坐马,但邢猎左爪擒扯,早就令他重心前倾,这脚一踢在习小岩膝后弯,膝关节登时屈曲跪了下去!

  邢猎抓着这黄金机会,以自身为轴向左旋转,身力带动左臂,再次发力拉动习小岩。习小岩本就失去平衡的身体,给这旋力带得离地,猛向横摔了出去!

  习小岩只觉天地倒转。

  那横壮身躯所飞方向,正是屋顶的檐边,瞬间半边身子已经越了过去!

  虽然只是两层楼的屋顶,但加上邢猎的摔投威力,习小岩如跌落地上,冲力将等于从四、五层的楼塔堕下,不死也得重伤!

  在这生死一线的刹那,习小岩脑海蓦然闪现兄长习小乒的脸。

  是在半年前。巫丹半山的“战玄武场”里。哥哥出发向四川远征之前,他们兄弟俩最后一次练武。

  先是习小岩用木刀,逼得哥哥一筹莫展——连习小乒也不敢用他那刚如岩石的右手“臂盾”,去硬接弟弟的“阳刀”。在木刀之下,他只有退避的份儿。

  接下来两兄弟只用拳脚较量。最初仍是习小岩用那长臂的“阳拳”,在长打远攻中占了上风;但习小乒把握一次机会抢入近身,“两仪劫拳”全力发挥,弟弟就再招架不了,被狠狠摔倒在地。

  那时习小乒皱眉摇头。他自己限于天资和身体特质,没能修习“太极拳”,所以对两年前就有这机会的弟弟很是羡慕。

  但两年下来,习小岩却因自己的倾向和性情,只专精去钻研“太极”的刚阳发劲之法,而怠疏了听劲化劲、擒摔缠打的柔功。这固然练出了强猛的“阳刀”和“阳拳”,但却流于单纯偏废。

  习小乒那时摇摇头说:“一条铁链有多坚实,能够抵受多强的拉扯,是要看它最弱那一环。你的长距刀法虽强,但要是被闯过抢入身来,你不练近身扭打,终究要吃亏。”

  那时习小岩不以为然,笑着抚摸木刀:

  “那得等有人闯得过我的刀再说。”

  现在快将飞出屋顶这一刻,习小岩终于也相信兄长所说。

  同时心里充满了对哥哥的怀念。

  “师弟!”

  一记令他清醒的暴喝。

  一长物映入眼前。

  是李侗倒转了缨枪,将枪尾猛地伸向人在半空的习师弟!

  习小岩在这危急间断然弃了长刀,伸出异常的长臂一抓,仅仅捉住枪杆最末端。

  他身体本就不轻,这一摔力度又强,再加李侗身处站不稳牢的斜斜瓦面,被习小岩连人带枪也扯往屋顶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