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未来的大佬当小弟】



  除了谢缙之外,在场其他人,见到项南的表演后,也都露出意外的表情。

  原本在他们看来,项南虽说很有才华,虽说是文工团出身,但大抵只会写小说、歌曲、剧本、唱歌、跳舞,而对演戏应该是不擅长的。

  可是如今项南的表现,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项南刚才的这段试镜,从动作到表情,从眼神到台词,几乎都挑不出毛病来,根本不像是生手所为。

  就连专业影视院校毕业的学生,刚开始拍戏时,都未必能有这种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火候儿。

  “刘峰同志,你之前演过戏?”谢缙好奇地问道。

  “对,七五年的时候,我们文工团排过一出话剧《榜样》,我饰演的就是主角。在我们军区演了一百多场,非常受欢迎。”项南点点头道。

  听他这么说,众人点点头,这样的解释倒还过得去。

  “嗯,实话说,刘峰同志,你演得真是不错。”谢缙点点头,“这样吧,如果我们找不到更好的人选,那这个角色我就用你了。”

  “好的。”项南点点头,并没再争竞。

  谢缙能做出这种承诺,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

  项南随后离开北影厂,返回总政歌舞团等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一边写《潜伏》,一边逛文物商店,又陆续收购了多件古玩字画。而随着收藏的增多,项南的眼界、眼力也在成长,而且还让他结识了多位古玩界的玩家。

  其中就包括后世成名的马未督。不过这会儿马老还没资本大买特买,毕竟他不像项南有来钱的路子。

  八零年,他刚回城,正在工厂当铣床工呢。他玩古董基本全靠捡漏儿。不过因为他眼力好,懂得多,每每都能有大收获,让项南羡慕的不得了。

  而马未督也很羡慕项南。毕竟这年月,怀揣着好几万买古董,几百几千花出去都不心疼的人,全燕京市也找不出多少来。

  所以俩人基本是一拍即合,马未督负责捡漏,项南负责收购,俩人经常结伴到潘家园扫货。

  而通过马未督,项南又先后认识了文学青年王搠、海啱、刘震雲,电视制片厂的郑小龙、冯晓刚、赵宝纲等等等等。

  日后,这伙人在内地影视圈牢牢占据了半壁江山,项南更成为内地娱乐圈核心霸主级的大佬。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就在项南留家里写作的时候,萧穗子来家里拜访他。

  “怎么样,大学生活可还适应么?”项南笑着问道。

  “嗯,挺好的。”萧穗子点了点头道。

  她报得是燕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凭她的才华,进入学校之后,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年级的风云人物。

  “那就好。”项南笑着点点头,“其实,我也是多余替你担心。我就知道,以你的情商、智慧,肯定不会有事的。”

  “你担心我?!”萧穗子一听,惊喜的问道。

  “呃……”气氛有些嗳昧,项南有些尴尬,“啊,吃水果。对了,你今天怎么想起看我来了?”

  “噢,是这样的,我试着写了一篇小说,希望您能帮我斧正一下。”萧穗子从背得包里,取出一沓稿纸来道。

  项南笑了笑,“你父亲可是萧马啊,你写小说,还用得着我来斧正?”

  萧穗子的父亲萧马,就是颇为成功的作家。

  他从五零年代就开始搞创作,写过《破壁记》、《纸铐》等长篇小说,以及《柳暗花明》、《江南雪》、《青春似水》等电影剧本,在内地文坛也是有一号的,指点萧穗子写小说,应该不在话下。

  萧穗子一听,顿时脸一红,强行解释道,“我爸毕竟年纪大了,未必懂得年轻人的口味,也未必能把握文坛的潮流。”

  项南心中好笑,但还是点点头,“好吧,稿子先放我这里,我抽时间帮你看看。一周之后,你再过来吧。”

  “嗯,那我先走了。”萧穗子起身道。

  “别急着走呀,你好容易来我家一趟,就让我做个小东道吧。”项南笑着挽留道。

  萧穗子想了想,点了点头。

  项南随即洗菜做饭,操持起来。

  ……

  “话说,刘峰,你家里置办的还真齐呀。”萧穗子一边给项南打下手,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