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被改变的命运!-第2/4页



    “这12门炮的来历是......”杨宗道的眼神中也流露出澹澹的无奈。

    原来,这又是一次国内政治势力之间博弈的产物。

    这12门双口径步兵炮实际并不是第一次进口,在75毫米博福斯山炮开始装备部队的时候,中方负责采购博福斯山炮的兵工署署长俞大为就注意到博福斯公司这款性能优良的火炮,但他只负责采购却没有增加订购计划的决定权。

    于是,便订购了一门回国,以向最高领袖校长展示这种火炮威力并进行批量采购。

    而校长呢事务繁多,虽当时观看时对此火炮性能赞不绝口,但此后却是忘了个一干二净,俞大为一个小小的兵工署署长也不能盯着大老问啥时候买,这购买之事一拖就是半年。

    结果,这消息不知怎么就被正在大力装备自己税警总团的某位宋先生给知道了。

    那位却是有个有钱的主,况且钱也不是花他自己的,立刻出手找到瑞典博福斯公司把这12门给买了过来。

    结果,刚到海关,就被还在等着校长签字的俞大为给知道了,差点儿没把这位生性倔强的主给气吐血。国家的军队都还等着这批炮下锅呢!你们这些权贵打造自己的私军却如此积极,用的还是国家的钱,简直是叔可忍,婶婶不能忍。

    于是,犯了牛脾气的这位硬是不给权势滔天的宋公子半点面子,死活不开兵工署进口武器许可证,海关方面见不到这个许可证,也不敢给宋公子开绿灯放行,私自进口武器放在那个朝代都是得杀头的。

    这一拖,可就拖到淞沪会战,整个淞沪打成一锅粥,谁还去管这留在海关仓库的12门火炮咋样,最终等到会战失利开始大撤退的时候,可不是又当垃圾一样给丢了嘛!

    奉命继续留守淞沪地下的军统情报站可不得又拿上这些烫手的山芋?

    对于杨宗道来说,火炮性能再优良又有个球用,他们走的是暗道,冲锋枪都装备的不多,手枪、驳壳枪才是标准装备,那就是一堆无用的铁疙瘩,运又运不走,还占他淞沪情报站的经费,这次还不趁机甩给唐团座?

    反正,唐刀能悄咪咪地运走200多542团官兵,一定就能运走这些大家伙,少将级特务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好吧!看在杨站长你这么盛情的份上,这些玩意儿我可都拉走了。”唐团座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让某新科少将暗地里只想翻白眼。

    “当然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杨站长你这么讲兄弟感情,我唐刀也不能就这么白拿你的东西,我以个人名义给情报站捐款1万美刀办公经费,杨站长还请一定要收下。”

    “好,我代表戴局长表示感谢!”杨宗道瞬间喜上眉梢。

    只能说,唐刀太懂得人情世故了。

    程旅长和他是有私人交情,但他已经帮唐刀了一次,为了向上峰汇报这次他是如何营救谢近元等人的,他可是绞尽脑汁儿编了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营救方案,对自己游走于租界各大势力的智慧吹嘘得自己看了都有些脸红。

    但不吹又能怎么办呢?不吹得牛逼一些,谁能相信他就把几个大活人在租界罗马帝国300多名荷枪实弹士兵的看守下给弄出来,还坐着米国公司的货轮堂而皇之的抵达江夏。

    送唐刀的惊喜,那可真不是白送的,唐刀没钱无所谓,反正这个人情是要欠下的,结果唐刀很懂人情世故的来了个投桃报李,1万美刀折合大洋可是小五万大洋,不算多,也绝对不少。

    至于说什么代表戴局长,那自然是口头上说说,倒卖公家超百万大洋的物资换来区区五万大洋,被那位知道了,他这位新科少将的星星可能都还没焐热,就要被扒掉了吧!

    一毛都不会往上面交,全都会落入他的口袋。论薅钱,这位在**系统里呆了十几年的特务头子,绝对一把好手。

    “杨站长,希望日后我们还会有机会像这次一样再度愉快合作!”唐刀和这位相貌平平无奇的中年人握手作别的时候,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希望有。”杨宗道颇为模湖的回答了唐刀一句。

    他显然是理解错了唐刀的意思,以为唐刀是代表程旅长乃至八十集团军对他的拉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