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蛋砸人也会很疼的-第2/2页



  唐刀在那一瞬间,或许真正忘了自己曾经的时空。

  他,就是中国之军,站在他周围的,尽是同袍,而不是什么前辈。

  许多年后,有人问起过参与过这场夜袭战的陆军上尉,问他对于松江之战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陆军上尉毫不犹豫的说出这场初至仓城便出城夜袭日军之战。

  原本,在此松江保卫战之前,中国最出名的夜袭战是长城抗战之时的喜峰口夜战,二十九军集合了一个步兵团,全体手持厚背砍刀利用夜色掩护冲上日军阵地,浴血搏杀之下,近千日寇毙命。

  在未来,随着敌占区游击战的大量运用,夜袭战更是家常便饭,偷袭日军驻地,摸个鬼子炮楼,哪怕鬼子走出炮楼拉个屎,都得提防着背后有人打黑枪。

  大规模的小规模的,甚至单兵的夜袭,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比比皆是。

  陆军上尉经历了残酷的松江之战,后来更是参与了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战斗,此战却依然使其印象深刻,历经数十年风雨,发生在那一夜的情形似乎依旧历历在目。

  不过,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理由,可不是因为够惨烈。

  而是,这是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胜。

  对面的日军疏忽了。

  如果换成胁板次郎这个死鬼在这里,一定会提醒末松茂治这个倒霉孩子,你对面那个家伙,就是个夜猫子,越到晚间,越精神。

  可惜,他死了。

  而末松茂治,则根本不知道自己对面的中方指挥官是谁,甚至直到现在,从派遣军司令部那边转来的中国守军情报,也只是63军的番号,他只知晓有一名中国陆军中将率领着三万余大军进驻松江。

  其余的,日军情报人员也没传过来太详细的情报。

  所以,像郭如东和打残了的43军以及唐刀和他的四行营,根本没放在末松茂治的指挥桌上。

  或者,就算他知道,也不会在意。

  一个被打残了的步兵师和一个最多不过数百兵力的步兵营,在这样超过数万人大战的战场上,有个蛋用啊!

  但!

  蛋,如果冻硬了,砸人脑门上,也一样是可以砸出一个大疙瘩的。

  所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114师团自末松茂治以下所有官佐,哪怕是在仓城这个砸不烂的铁疙瘩面前吃了亏,也对中国守军没有严阵以待。

  没人想到还会有中国人胆肥到派出小部兵力闯入他们大军云集的阵地。

  面对仓城和松江民居长达3000米的一线阵地,除了临时挖掘的野战战壕,竟然没有按照惯例架上铁丝网。

  流动哨,也只是每个步兵中队派出两组六人,象征性的轮班在己方战壕前巡逻。

  那也就意味着,长达300米的阵地上,竟然只有三人的哨兵。

  这玩意儿怎么形容呢?

  就像是武大郎防备潘金莲出轨,自己一个天天在小区主大门外巡逻,殊不知,现代化的小区光是东南西北都有四个门,若再来个东1、南2啥的,进去的西门庆恨不得都能有个步兵连。

  7017k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