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IDG-第2/4页



可当时互联网泡沫被戳破,纳斯达克的互联网股价蹭蹭往下掉。

我们找了新浪、搜狐、雅虎中国、金蝶、联想、TOM……

没一家公司愿意花大几百万美元接手企鹅。

没办法,就继续熬着呗!

等时间来到了2001年1月,南非MIH网大为的出现,给事情带来了转机。

网大为提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6300万美元估值,全现金支付,收购我们两家投资机构手里的全部股份。

盈科把20%股票全卖了,套现了1260万美元,干脆利落的走人。

当时IDG京城总部这边的人都很心动。

因为纳斯达克跌成了那个惨样,投资企鹅,不到一年时间,居然能赚11倍回报。

换做是你们,会不会卖?”

林凡点头,以前只觉得IDG和盈科很傻,但代入当时的环境,以及两家投资机构的运营模式、特性,立马就懂了,套现出局,几乎成了一种必然。

企鹅当时花钱如流水,波尼马都恨不得QQ的用户量赶紧少一些,这样企鹅就能少添置一点服务器了。

同时又赶上了互联网泡沫,万马齐音。

卖出企鹅股票,按一般的投资逻辑来讲,其实是非常正确的。

只能说南非MIH眼光看得太长远了,好似看透了未来一般。

在那种情况下,还敢砸3200万美元接手企鹅原股东出售的老股。

投资了就算了,还持有了近二十年,一直没怎么减持,最终创造投资神话。

这份耐心,世界上没几个人能拥有。

要知道,企鹅04年上市,到07年游戏业务崛起之前,上市头两年的股价涨幅都很缓慢,甚至还出现了波动、跌幅。

一般的投资机构,差不多见好就收,直接就退出了。

因为有些基金的封闭期只有三年、五年,时间临近了,必须给股东分红,于是只能减持撤退。

南非MIH跟一般风投不一样,背后有家四十多亿美元市值的母公司,全是自有资金投资,自然也就没有退出压力,可以灵活的长期持有。

在林凡看来,南非MIH投资企鹅,比软银投资阿狸,还要来得牛逼一些。

因为阿狸在美国有对标的亚马逊、eaby,电商当时公认就比即时通讯更有前途。

而且南非MIH是采用买老股的方式,最顶峰时,持有了企鹅一半的股权。

王功权接着道:“当时鹏城分部的王树非常反对全部出售企鹅股份,在他的坚持下,IDG只卖出了12.8%股份,留下了7.2%的股份。

南非MIH除了从我们两家投资机构手上买股份以外,还从企鹅管理层手上买走了13.5%股份。

除了波尼马以外,其他创始人都卖了一点股份,最高峰时期MIH持有企鹅46.5%股份。

等到2003年,企鹅想上市,发现股权结构不太合理,于是就又从我们手上回购了那7.2%股权。

价格还不错,赚了60倍,卖了两千三百多万美元。

加上之前卖那12.8%股份的八百多万美元,IDG一共回收了三千一百多万美元资金,净赚三千万美元,比盈科赚得多点。

企鹅目前的市值差不多10亿美元,如果那20%股权持有到现在,即使考虑IPO会被稀释四分之一,也少赚了一点二美金。

如果当时可以更坚定一些就好了,多赚一点二亿美金,相当于十亿人民币。”

说到十亿人民币的时候,王功权忍不住摇头叹息。

陈宏、谭智也纷纷出言感叹。

林凡不说话,岂止才十个小目标啊,少说了三个零。

IDG目前还只是有些惋惜,未来就知道了,什么叫多么痛的领悟!

王功权讲完了IDG的几个桉例,又开始询问汉能和林氏资本的投资桉例。

陈宏和林凡都大方的分享了起来。

投资圈里,同行之间经常进行交流。

一个人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都喜欢来一点思想上的碰撞。

“我靠,林老哥,你还投资了电动跑车?用电驱动的跑车?速度快吗?能跑起来吗?”

王功权非常自来熟,很快就跟林凡称兄道弟起来。

林凡微笑,“当然能跑起来,零百加速只需要四秒钟,续航里程目前可达四百公里。

现在已经攻克了所有难题,今年就会进行量产。”

王功权听得心痒痒的,问道:“这种车卖多少钱一辆啊?”

“大概十几万美元!”

“哦,那不贵,也才一百多万人民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