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只能梦里想想-第2/4页





    “身为我的弟子,带头不看院长和部长联名签署的文件,这会儿在这里扯东扯西?”

    “按照实际调查的情况,大汉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但是何进的死亡方式却是偶然的,董卓能顺利进京,也是偶然的,明白了吗?”

    但凡出了一点点意外,比如何进没死,局面就完全不同。

    纵然何进死了,可只要早一天死亡,那么以袁绍为首的士人,就能控制京城,那个时候,董卓拿头进攻洛阳城啊?

    但凡袁术等人攻打皇宫的时候,天子刘辩没有逃出皇宫,而是当场被袁绍他们抓住,局势也是另外一个走向。

    作为一个组织,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历史不发生改变,一切都按照三国演义里面记载的走,这不现实!

    万一刘辩那天吃坏了肚子,宦官逃走的时候,还在厕所里努力,然后直接被袁术等人抓住了,那后面还有董卓什么事儿啊?

    “至于贵族共和,从此以后,大汉朝天长地久,这种事儿想想也就是了,完全就是做梦!

    “大汉朝武德充沛,可不是弱宋可比!’

    “啥意思?”清微直接问道。

    “宋朝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以至于一味地打压武人,同时,通过科举制,不断弱化民间武力。”

    能通过读书做官,当人上人,谁还去拼命啊?

    到底是拼命更难还是读书更难?

    上了战场,命就不是你的了!

    科举失败,你只是抑郁一段时间,只是难受一段时间,上了战场杀人失败,说不定命就没了。

    所以,当科举制诞生之后,就注定了民间武力必将不断削弱,能够不拼命不流血就当官,谁不愿意呢?

    文教大兴的背后,科举制流传于世的背后,就注定了民间武力再也强盛不起来。

    为什么汉朝的时候,哪怕是东汉末年,公孙瓒也能吊打草原,曹操也能吊打乌桓,诸葛亮也能吊打南蛮,孙权更是花式吊打山越。

    因为汉朝的时候,没有科举制,察举制又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特权,所以大多数汉人想要往上爬,只能参军,只能上战场,只能拼命。

    这就叫利出一孔者,天下无敌!

    所以,大量汉人,没事儿的时候就学习军法,学习军队的基本常识,同时努力锻炼身体,学习杀人相关的知识。

    所以,以北军为骨干,瞬间吸收十倍民间勇士,稍加训练,战斗力就强悍的不像话。这就叫武德充沛!

    而到了宋朝,地主们的儿子,不在辛辛苦苦的锻炼身体学习杀人知识,磨炼砍人技术,而是捧着本书苦读。

    “结果就是,宋朝的时候,民间的百姓,不了解军事常识,也不会正确的砍人,民间的地主儿子,也把精力投入了读书之中。

    没有地主的儿子(良家子)充当基层军官,没有大量善于砍人的普通百姓充当底层士卒,面对有组织的军队,就只能被活活打死,任何反抗都做不到。

    “所以,宋朝的家族,只要族里没有进士,然后就会被朝廷用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一次次的抢劫家产,最终直到破产为止。”

    “比如和买制度,朝廷随便给个价,就要收购价值好几倍甚至十倍的产品,敢不给就把你送到大牢里

    “朝廷光明正大的抢他们的钱,他们根本就没法反抗。可是大汉朝呢?世家也好,豪强也罢,手里都是有私兵的。你前面宣布要抢劫他们,他们后面就敢带着私兵,裹挟百姓,直接起兵造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