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蜕变-第2/2页





    与此同时,畸变体和畸变体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排斥性,它们相互之间不喜欢进行任何肢体接触,它们会本能地远离对方,至少保持五到十米的有效距离。

    而在这一些列理论的支撑下,傅征逐渐找到了和畸变体共存的手段——只要通过某种方式让它们误以为你是同类,他们便不会对你产生进食的兴趣。

    恶意和行动模式通常是畸变体用于区分同类和食物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时刻对外界散发出强烈恶意的幽灵,加上刻意模仿畸变体的行动模式,就有很大的可能被它们当成同类。

    遗憾的是,傅征研究出的方法对人类并不适用。

    基于以上理论,傅征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他认为畸变体需要源源不进食的原因,很有可能和他们所处的状态有关。

    因为畸变体是在真正意义上,从幽灵从生物开始了过渡。

    在这个过程中,畸变体会根据周围的环境不同,变成截然不同的存在,有的外表看起来像植物,有的看起来像动物,而即便能是保持人形的,也基本都是三头六臂,模样看起来能吓死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有了进食冲动以及繁衍的冲动后,它就已经满足了生物的标准。

    傅征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畸变化的过程,他认为,这是幽灵在试图重新塑造自己身体的过程,也即从“意识”朝“生物”的转变,之所以需要源源不断的进食,也是为了维持这一状态的稳定性。

    只是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失去了意识,对周围的区域开始无节制的扩张,导致它们通常在成型之前就会被扫除,才导致近现代没有人见过在畸变体化完成之后的状态。

    就连傅征对于畸变体的自我演变持悲观态度,他认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这个过程也许永远也无法完成,因为就连畸变体自身都不知道它需要蜕变到怎样的状态。

    傅征后期的实验也不得不到此为止,他寻边了整片森林,也未能找到任何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畸变体,以至于他郁郁而终,只能将自己未完成的研究通过资料和文字的方式留在墓室,寄希望于未来的某一天有人能重拾起他的研究,给予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最终的答案。

    方田看得津津有味,而当他读到最后一部分资料时,不禁猛然看向林玖。

    “你干嘛?”

    林玖被方田“疯狂科学家”一般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

    “我知道学姐为什么说这些资料或许对你的修行有帮助了。”

    因为,林玖就是傅征找了许多年头都未能找到的“具有自主意识的畸变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