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需要是真的吗?-第2/4页



  “甚好。”赵九妹微微一笑,说道:“这事就交给汪府君和黄帅使你们去办了,收集到金兵军情越多越详细越好。”

  赵九妹的笑容当然是强装出来的,结束了这个没有找到背锅对象的军事会议后,在私底下,赵九妹便向自己真正的心腹马良叫苦道:“麻烦了,文官武将都不敢劝我别去白白送死,这要是真的被迫出兵去拦截金兵归路,我们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得死伤惨重啊。”

  “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我们干脆就丢车保帅。”马良提议道:“安排一个大将率军先行,轻装疾驰去拦截金兵退路,主力找借口缓缓而行,等我们的前军被金兵杀溃我们再加快速度假装去增援,到时候金兵肯定已经过了我们的阻击阵地了。”

  “兄长,这一点你恐怕有些低估金兵了。”赵九妹语出惊人道:“假如我是金兵统帅,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不急着和我们的前军交战,选择耐心等待我们的主力赶到增援,然后再把我们一网打尽。因为我的父皇和兄弟都已经被金兵拿下,金兵只要再把我除掉,就等于是把我们赵宋皇族彻底的斩草除根了。”

  考虑到完颜兄弟的奸诈狡猾,马良当然不敢否认这个可能,赵九妹则又忧心忡忡的说道:“我还担心金兵会故意走大名府这条路退兵,直接来找我算帐,到时候他们还肯定会把父皇和皇兄押到阵前逼着我放下武器投降,让我更加的进退两难。”

  “是不能排除这个可能。”马良也愁眉苦脸的说道:“河北的机动军队几乎都在大名府,金兵只要顺手除掉我们,再想拿下河北肯定是轻而易举,以金兵的奸诈,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再怎么愁眉苦脸和忧心忡忡,做为儿子和臣子,赵九妹当然不可能带着军队逃出河北,故意让出金兵的退兵道路,所以虽然明知道继续驻扎在大名府暗藏风险,赵九妹和马良这对狼狈为奸的搭档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按兵不动,提心吊胆的等待金兵撤退的消息传来。

  还好,和历史上一样,金兵拿下了宋徽宗父子后并没有急着退兵,选择了汴梁长时间休整休息,同时着手建立伪楚政权,妄图用这个傀儡政权控制中原各地,以至于连宗泽带着宋军偏师跑到了黄河南岸活动都懒得理会,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赵九妹和马良倒是没有收到金兵撤退的消息。

  让赵九妹和马良意外,汪伯彦主动请缨帮着宇文虚中收集金兵军情,居然真的取得了效果,靖康二年的春耕开始后,汪伯彦忽然拿着一道书信屁颠屁颠的跑来赵九妹面前请功,欢天喜地的向赵九妹禀报道:“殿下,微臣受命联络汴梁同僚,侥幸取得了重大进展,微臣的旧友翰林承旨吴开,给微臣送来了一个重要消息,金兵准备走广济河水路撤回北方!”

  “广济河水路?金兵走水路撤退?!”

  赵九妹和马良一起惊叫出声,打破脑袋也不敢相信金兵竟然会选择走水路撤退,汪伯彦则是满脸堆笑,赶紧把好友吴开送来的书信双手捧到赵九妹面前,说道:“千真万确,这是吴承旨写给微臣的亲笔书信,请殿下过目。”

  无比惊讶的赶紧接过书信细看,见汪伯彦的好友吴开确实在书信上向汪伯彦告密,说金兵为了运送劫掠到的金银财宝方便,还有为了能够在沿途劫掠粮食补给军队方便,准备走广济河水路撤回没有遭到战乱破坏的河北东部,然后再撤回本土,还建议汪伯彦立即把这个重要情况禀报给赵九妹,让赵九妹抢先移师到京东西路境内设防,以便拦截金兵救回宋徽宗父子。

  看了这道书信,赵九妹当然是将信将疑,汪伯彦则迫不及待的进言道:“殿下,事不宜迟,既然我们已经探得金兵的撤退路线,那微臣建议我们尽快移师到东平府设防,准备拦截金兵。”

  事情太大,就连赵九妹都不敢随便下定这个决心,马良则是无比担心的问道:“汪府君,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金兵走广济河水路撤退是方便沿途劫掠粮食补给军队,但是未免太绕路了吧?”

  “马将军放心,老夫敢担保这个消息不假!”

  汪伯彦自信满满的回答,又向赵九妹拱手说道:“殿下也请放心,吴承旨与微臣是知交好友,微臣敢担保他的消息绝对不假!倘若有误,微臣情愿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降职罚俸,绝无二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