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在月球控图!-第2/2页



  杜星宇曾经问过老师类似的问题,老师的回答是:“在外部压力足够的情况下,内部才会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一致。”

  “没错,除非世界各国都能意识到,发展太空科技是人类唯一的出路,我才有可能集合全世界的资源!”杜星宇的思路逐渐清晰,“而要让全世界摒弃差异,共同出力,也只有那颗‘灭世之星’了!”

  杜星宇再次联系西南国家天文观测台,询问他们相关的消息。

  “是小杜啊!”视频电话对面,是华夏科学院驻西南天文台的天体物理学家,王清。

  王清五十多岁,但精神状态好,尤其是眼睛,格外明亮。

  “王教授。”杜星宇问候几句,便问道:“我上次说的那个事,您那边有消息了吗?”

  “观测地外小行星那件事?”王清说道,“我已经调查过了,小行星带一切都很正常。”

  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中,有一条小行星带,人类可观测的小行星百分之九十八点五都来自于这里。

  杜星宇之前就请求天文台的同时帮忙观测小行星带的情况,如今看来,小行星带一切正常。

  听到这个消息,杜星宇的心情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沉重了。原因很简单,小行星带的大多数小行星都是直径只有几米的岩石碎片。

  平均直径四百公里以上的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飞行轨道也很正常,主带中的矮行星谷神星同样正常,这就意味着,如果未来有直径数十公里的小行星会撞击地球,那么它很可能不是来自于小行星,而是来自于更远的区域!

  比如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那里有数不清的小行星和陨石,直到现在,人类也无法清楚的观测到柯伊伯带的情况。

  在茫茫太空中,体积几十公里的小行星几乎微不可查,而且因为它们本身的辐射相当微弱,如果没有反射太阳光或者辐射,以人类的太空观测能力,很难看到。

  “王教授,我还想要柯伊伯带的观测数据。”杜星宇说道。

  “柯伊伯带?”王清想了想,说道:“目前我们对柯伊伯带的观测有限,如果你需要更多资料,我可以帮你联系夏威夷哈雷阿卡拉天文台,他们对柯伊伯带的观测比我们更详细。”

  “好,那就麻烦王教授了。”杜星宇点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