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他败了-第2/3页



“若是胆子不足,不敢一人出来应战的话,也可两人都来,我家关将军以一敌二,也不会怕了你们。”

这几个亲兵在宁军大营外边叫阵,喊的越来越难听。

他们当然知道大将军唐匹敌不在蜀州,也知道澹台压境不在此处,他们就是故意这样喊的。

若这两个人真的在军中的话,关再兴的也就真不敢这样叫嚣了。

如此喊话,为的是刺激那叫高真的将军。

关再兴自然知道,宁军中善用枪者,除了唐匹敌和澹台压境之外还有一个高真。

传闻此人得罗境真传,有万夫不当之勇。

关再兴选对手,就要选一个会被他言语激怒之人,他的人只提唐匹敌和澹台压境,不提高真,但凡少年成名者,自有锐气,也有胆色,更有傲骨。

高真只要听到了这喊声,必会出来应战。

宁军中军大帐中,李叱坐在那正在和手下人商量着关于后勤补给的事。

士兵们进来禀告,说是有蜀州军将领前来叫阵,指明说要找枪法精湛的宁军将领交手。

李叱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于是忍不住笑了笑。

“看来蜀州军中,士气不振。”

余九龄笑道:“可谓不举。”

夏侯琢道:“所以想派个人过来叫阵,希望能战胜我军中将领,来鼓舞士气。”

高真果然出列道:“主公,臣远去教训一下那放肆之人。”

李叱道:“且让他叫着,稍后你再去。”

高真知道李叱用意,此时那蜀州军的将军,必是锋芒最盛的时候。

带着必胜之心前来,所以斗志也是最盛的时候。

李叱的意思是,先放一放他,让那人在外边等着,待此人心急气躁之时,再让高真出战。

可高真从罗境那学来的可不只是枪法,还有罗境那一身傲气。

他不想这样,若这般击败敌

人,他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于是高真上前两步,抱拳道:“主公,若如此,可能会让那些蜀州军的人小瞧了咱们,臣现在就出去,速战速决,可挫敌胆气。”

李叱知道高真的本事,更知道高真性格,所以他不打算就这样让高真出去。

高真这个年轻人,他发挥的好了,状态最佳时候,连澹台压境都未必能赢了他。

可是高真恰恰就不是一个心态稳定的人,稍有不顺,就可能会急躁起来。

可高真言辞恳切,不停劝说,夏侯琢见此说道:“我随他一起出去看看,倒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李叱见夏侯也说话,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余九龄道:“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不过也好,他这个年纪,若太过沉稳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叱道:“他性格中有些东西,自己都控制不住,若他真能既有锐气又可沉稳,他有怎会是现在这般品级。”

李叱走到大帐门口,看着夏侯琢和高真出去的方向沉默了好一会儿。

余九龄忽然间醒悟过来,当家的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高真是罗境的弟子,是罗境亲自发现的人才,也是亲手调教的传人。

罗境战死之后,李叱几次想给高真提拔起来,可都是因为高真自己而把事情拖延了下来。

罗境去世之后,高真就变得格外低迷,甚至一度心灰意冷,这是重情重义,李叱自然不会怪他。

可是高真低迷的时间真的太久了,如果不是唐匹敌和李叱不断的找他,高真可能就因此废了。

他其实比起罗境来,还要差得远了。

若罗境遇事受挫,大概也会难受,但更多的则是老子一定要把场面找回来的霸气。

罗境受挫不会真的挫败,高真却会。

高真在顺境之中,有一种天下虽大舍我其谁的霸气,逆境之中,却会变得焦躁起来,甚至会失去主张。

真要说到在习武上的天赋,高真甚至有和唐匹敌相提并论的资格,但成就上差了那么多,都是因为性格。

余九龄走到李叱身边,笑了笑说道:“年轻人啊,有时候多受点挫折也好,高真现在比起过往,不是已经成熟许多了吗?”

李叱道:“若真的成熟许多,便不会刚才执意马上就出去对敌。”

他停顿了一下后说道:“他还没有明白,自信和自负的区别。”

余九龄其实也不大理解自负和自信的区别,其实也不大理解李叱对于高真的寄予厚望。

如果高真真的成熟起来,李叱想让他去做更大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