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船下水(中)



  本来今日就是新船下水的日子,所以船厂特地准备了鞭炮,打开坞门的时候,鞭炮齐鸣,真是热闹得很啊。

  不过李昕在激动的同时,心情还有些忐忑不安,毕竟他前世只是做过一些船模,离真正的船匠还相差很远,理论上他可以照搬前世一些船型,画画图制作成船模没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他制作的船模,造成真船的话,到底能不能行,这个李昕还真是心里面没底。

  新船入水之后很快便平稳的浮在了水面上,没有出现前倾或者后倾以及侧倾的情况,平衡性显然是达到了下水的要求。

  十几个船匠在船浮起来之后,开始登船,整理船上的帆装和索具,并且对船只进行一次整体的检查,重点是底舱部分要检查漏水的情况。

  李昕等人站在船坞附近观望着这些人在船上忙忙碌碌,过了一阵之后,一个登船的船匠跑到船舷处大声的对刘老汉所在位置喊叫道:“启禀大管事!船体已经检查完了!没有发现漏水的情况!其它检查也都正常,可否移出船坞?”

  刘老汉看了看李昕道:“主家,新船一切正常,是否可以开出船坞?”

  李昕说道:“刘叔,我们一起先上船看看吧。”

  刘老汉答道:“好,主家、七将军请。”

  众人一道登上了新船,登上新船之后,李昕才感受到这条船的坚固,在建造之初,李昕就告诉船匠们,这条船用料必须要足,必须要造的结实才行,必须要承受得住海上恶劣的天气和狂风巨浪。

  所以船匠们在用料的时候,就没偷工减料,不但用料都是足足的,而且木料也采用了贵重的柚木来打造这条船,船身侧板和船甲板的木料厚度,还都超出了一般商船用料的两倍以上,并且除了榫卯结构进行组装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大铁钉进行加固。

  结构承重的地方,用料更足,都是放料很多,留足了余量,所以当踏上这条船的时候,便可以感受到脚下这条船的坚实,落脚的声音沉闷,说明了甲板的厚度很足。

  李昕在船上亲自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下各处的情况,船只因为是新造的,整体上显得非常干净,新船依旧采用的是舵杆操作的方式,原来李昕是想要为这条船设计一套舵**作机构,取代这种落后的垂直舵杆操作的方式,不过李昕对于舵轮结构也只知道个大概,更多的还需要船匠们去摸索试验,李昕对于新船要的急,故暂时还是先用舵杆,等以后舵轮成熟了再改回来吧。

  这个时代不管是中式还是西式的船只,都尚未发明出后世常见的舵**作机构,而舵**作机构的发明,要晚至十八世纪才被发明出来。

  而在此之前,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船只,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舵杆或者舵柄对船舵进行控制,而这样做有很大的缺点,一是舵杆操作可控角度比较小,不太能满足船只在海上的操作灵活性,而且舵工在操作的时候被艉楼遮挡视线,不能看到前面的情况,只能在船上其他人的指示下对船舵进行调整。

  一旦遇上大风浪或者急转弯的时候,一个舵工很难控制住,有时候甚至要三四个人才能控制住舵杆对其进行操作。

  等有了舵**作机构,这个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使得操船变得更加简单有效,同时还可以提高船只的机动性。

  这个时候船上的作为试航成员的船匠们,已经在船上就位,趁着还没有出坞的工夫,一群人先跑去操作船上的帆装,负责操帆的几个船匠在桅杆处忙忙碌碌,不断的调整着船帆,看来这几个人都是提前训练过得。

  见到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之后,李昕终于要下令解开缆绳出坞了。

  刘老汉上前道:“主家还是下船在码头等候试航结果吧。”

  李昕摆摆手:“刘叔某知道你担心什么,这船也算是某亲自设计的,某肯定要亲自在船上看着它第一次航行,再说了即便出问题了,船上不是还有舢板嘛,没事的,好了出坞吧。”

  刘老汉点头道:“好吧,那就按主家说得办吧。”

  随着李昕一声令下,船上的船匠们开始忙碌起来,将绑在船舷处的那些控制船体的缆绳解开,抛入到了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