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三人-第2/3页



  我一听莫道的话虽然是狡辩,但是听起来也并不无道理,前路危机重重,退路就未必安全,于是说道:“那么你跟在我后面,一切多加小心。”

  莫道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再次推算了一番后,我认定了死门的洞口,来到洞口前,依旧是一条斜向上的楼梯,与生门的洞口,并无半分不同。

  两个人走进了洞口,卖上了楼梯,缓步前行,“哒哒哒”的脚步声音,响彻在通道中,两旁的长明灯发出昏暗的灯光,令这通道更加多了几分诡异,在两旁的墙上,也多出了一幅幅壁画。

  壁画所画的尽是半人半蛇的怪物,先是有的头生独角,越往上走出现的就是背生双翼,到了最后就是人面蛇身的壁画,但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跪下的,好像在祈祷什么一样。

  等走到了洞口的尽头,一幅巨大的壁画出现在两个人的面前,一左一右完全对称,左边画着的是一幅具有女性特征的生物,手持“规”,双手举过头顶。

  右边画着的是一副具有男性特征的生物,手持“矩”,同样双手举过头顶,看见这两幅图像,我说道:“这上面的壁画,是伏羲大神和女娲大神,传说中,他们二位就是人首蛇身,手持“规”和“矩”,代表着秩序。

  莫道忽然说道:“你说下面那些壁画,会不会画的是两位大神的子嗣?”我闻言一愣,细想起来,却发现有些道理。

  这位于洞口的是伏羲和女娲两位上古大神的画像,都是人首蛇身,接下来的画像也是人首蛇身,这说明是两位大神的嫡系血脉,但是再向下看,除了人首蛇身外,就是背生双翼的生物,这说明是与其他种族结合,所生的后代。

  再向下看,没有了双翼,但是却有了独角,这些除了保留了人首蛇身的特征外,还有了其余生物的特征,这说明他们可能都是伏羲和女娲的后代,只不过父亲或者是母亲,与其他生物结合在一起,才有的他们,所以他们完全继承了父母的特征。

  就在在我和莫道即将走出洞口之际,忽然听见“轰隆隆”的一阵响声,像是有一台车在行驶一般,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有听到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响声,紧接着我就注意到身侧的墙壁正向着中间移动了过来,而对面的墙壁,也在向中间移动。

  机关启动了!我脑海中只闪过这么一丝念头,立刻钻出身子向洞口外面爬过去,可是刚探出头,就发现除了两面的墙体,正在巨响声中逐渐闭合外,还看到有一辆木头车向我们快速冲来。

  木车上竖有三块木板,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布满锋利的尖刺,刺尖在长明灯的照射下,反射出浸骨的寒光,令人看之胆寒。

  我一眼便认出,这叫塞门刀车,在古代战争时常见,通常在城门被攻破时用于堵门伤敌。

  塞门刀车,是在城门被攻破时用于堵塞城的守城器械,前刀壁上装有24把钢刀,两侧的刀壁上则装有十二把钢刀。

  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这种刀车是打造得一种极为坚固的两轮车,车前有木架三四层,各层固定尖刀若干口,车体有长辕;敌但攻破城门,数十成百兵士猛推刀车塞住城门。

  《墨子》篇中,记载了这种塞门刀车的用途,对于坚守城池的长期恶战,城门难保一次不失,这塞门刀车便是最为有用的救急兵器。

  这种武器最早实现应用于战场是在战国时代,但造型各异,直到宋代以后才定型,并于明清时期得以改进,最终演变成炮车。

  塞门刀车在使用时,必然需要有力气大的人推才能够移动,毕竟这东西比较笨重,又没有动力,无法灵活应用。

  可是,我却清楚的看到,那辆塞门刀车的后面一个人的都没有,就好似有看不见的鬼魂在推车疾奔一般。

  前方有刀车,两侧的石壁还在慢慢移动,我回头高声喝道:“快向下跑!”我们两个人飞速的向下跑去,如果稍晚一会,不被两扇墙夹为肉泥,也被刀车刺个透心凉。

  就在我们两个人即将脱离通道之时,莫道忽然一个急刹车,停住脚步,我差点撞到莫道身上,我惊骇的走过去一看,就在前方一米处,楼梯突然消失,出现了一个巨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