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冥官怪事(4)-第2/2页



  只要来人将钱递上,那就问一答一,言无不尽;再加上他们每日都穿家过户,对各家隐私之事更是知之甚详。

  “想让俺们进门替小乙哥你拎出这又脏又臭的马桶也行,劳烦小乙哥你在一旁给俺们说几个可以拿去换几文酒钱的俏事。

  这样俺们就算承了小乙哥你的情意,不但马桶不用过你小乙哥的手,也绝不往外吐露有关你小乙哥的只字片语。

  若是小乙哥你闭口不言,就莫要怪俺们不讲情面,相烦哥哥你自己把这马桶拎到车上去休!”

  不光如此,要是某日这家往外拎的马桶之中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物事,比如后宅女眷使落胎药悄悄打下来的未成人形的死胎之类,更是要额外将出一笔钱财来封这些苦力的嘴巴,让他们不要把这等闺帷不修的丑事说得人尽皆知。

  不过显然这样做并没什么太大效果。

  话说那四个倒香苦力见孙福他出手大方,登时就围住他,你一言我一语得说出了一件怪事。

  原来这户来孙家寿材铺捐冥差的人家姓刘,祖上也曾出过几个小吏,因此也薄薄得积攒了一些家业,在家乡附近添置了几百亩田地。

  后来这家上代族长一狠心,从家中将出一大笔银子,给自家捐了一个粮台(知府以下主要负责仓储粮食的粮官,大肥缺)的差遣。

  谁知这粮台才刚捐上不久,就赶上甘肃苏四十三起事,乾隆爷派大军镇压,大军后方直隶地界的大小粮台全都得随军押粮。

  那刘老爷见是个机会,就下决心赌了一把,命人将家中土地尽数抛出,再将所得银两全部换成军需粮草与差内应份的公粮一起押送御驾军前,正巧赶上军中缺粮的档口,一下子替乾隆爷解了燃眉之急。

  这万岁爷一高兴,随即就赏了刘老爷一个君前奏对的机会。趁此机会,刘老爷就将自己是如何筹措粮草一事奏对了上去。

  当万岁爷得知他刘粮台居然是尽卖家产筹粮以为军用,当即龙颜大悦,吩咐吏部尚书排班优叙,升他刘粮台的官。

  他刘粮台既是拣在帝心,之后自然是前程似锦,这官是越做越大,终于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大户世家。

  谁知就在刘家声威煊赫之时,突然有一位身着青衫员外袍,头戴四棱瓜皮镶晶小帽的矮瘦老叟登门拜会他刘老爷,一开口就声言讨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