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送别-第3/3页



  坐船还是太慢,要是骑兵奔袭,这段距离只需要一日。优秀步兵突击,至少需要三日。可是坐船,逆流而上,就得五天时间。可李慢侯依然坚持坐船,他要这些士兵休息好,到了战场立刻就能战斗!

  但是很失望,李慢侯觉得自己已经想的够周全了,唯一没想到的是敌人没了。

  李成的叛军,早在十天前就被刘光世的部队打退。

  在这里见到刘光世的部下,他们说李成趁着大军不备,纵兵劫掠宿州、虹县后,遇到官兵就跑了,刘光世派前锋王德追到了上蔡击败李成部,李成又跑去了息县,追到息县,李成又跑去山东淄州,刘光世军兵马困顿,缺乏粮草这才撤回。但是平乱中,抓住了李成的谋士陶子思,已经处斩了。

  听到这些情报,李慢侯十分震撼,李成一个区区草寇,竟然能够忽悠千里,转战湖北、河南、山东三地。详细询问,得知李成手中拥有大量骑兵,也没多少好马,充其量是些河北马,连陕西马都没有。还拥有许多骡子。就这样已经拥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刘光世的骑兵都追不上,更何况乘船的李慢侯部队。刘光世军校建议李慢侯,早点回扬州去。李成走了,北边还有一个叛将,也许很快就会打过来。

  这个叛将叫丁进,也是宗泽手下,也是宗泽死后就叛乱。宗泽不但稳定了局面,也埋了很大的雷。也不能完全怪宗泽,要是皇帝早点同意派这些人去河北,他们也就没有机会南下了。可惜皇帝指望这些人在黄河防线抵挡金军,谁想到这些人会倒戈呢。宗泽一死,纷纷倒戈,让李慢侯不由得怀疑,事情并不简单,怎么可能跟约好的一样。难道是宗泽一死,继任的官员克扣他们的军饷,让这些人铤而走险?

  李成寇掠淮北,丁进主要活动在淮西,镇压丁进的是刘正彦,这也是西军将领,他父亲叫做刘法,是赫赫有名的西军熙和军统帅,当世公认西军第一将,种师道家族只能排第二。

  丁进跟李成一样,也是一个土匪性质很强的叛将,他本是宋军弓手。逃回乡里,在开封苏村一带,啸聚数万人马。他的兵都要在脸上刺字,却不是什么忠义之类的,而是点六个点,或者刺入伙二字,自号丁一箭,简直就是梁山好汉的翻版。

  宗泽招降他之后,让他做开封四壁外巡,防守开封外城,而且常常出击骚扰金军,当然没打什么胜仗,但至少起到了骚扰作用。宗泽一死,他就南下寇掠,此时正在寇掠淮西。

  淮西远离运河,去淮西平乱,后勤很难保障。可是已经出兵,一仗不打就回去,李慢侯又不甘心。何止他不甘心,所有士兵都不甘心,几个西军军官鼓噪着要去淮西。李慢侯觉得军心可用,大手一挥,壮志豪情,出兵!

  船用不上了,陆路出击,两千多人的补给是大问题。重步兵徒步行军,速度还比不上坐船。这样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往往得两三天,要背辎重,再披甲的话,不太现实。反复权衡,跟军官商量,认为土寇也没什么铠甲,就全军卸甲,人人背负三日口粮,向淮西进发。

  听说丁进叛军在下蔡出现过,李慢侯带兵从虹县出发,折向西南,沿途通过村镇进行补给,计划用十天时间,赶到寿州治所下蔡。

  所有人都很兴奋,西军老兵不怕打仗,浙东山民从小打架打惯了,都兴致勃勃。李慢侯也极为兴奋,这是他第一次领兵作战。

  不由想到岳飞此时还是个小将,手里只有七八百骑兵,韩世忠也不过如此。没准将来他会跟这些英雄并肩,中兴四将可能要变成中兴五将了。

  南宋五虎上将!

  不,只要能够北伐收复开封,就不算南宋,犹如唐朝安史之乱后收复长安,并没有改朝换代,那应该是大宋五虎上将:李慢侯!

  意气风发,突然一股冷风吹来,李慢侯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突然他大喝一声:“停步!撤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