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赵竑台湾行续(1)-第2/2页



  “你们林家世代制糖,如今朝廷大部分的糖就是你们林家提供的。”赵竑肯定了林家的功劳,林家光是在去年就向朝廷缴纳了不少的税收,丰盈了国库。

  “官家,我听说吕荣发现了一座岛,朝廷赐了吕宋岛的称号,林家也想去吕宋岛。”林永宁身先士卒道。

  “是想去种甘蔗?”赵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

  林永宁点点头。

  “那就去吧,朝廷会派给你一些士兵。”

  林永宁躬身下去了,继续去看地里种植的甘蔗去了。

  ……

  离开台南后赵竑去了布袋盐场。

  这里的温度很高,一年到头降水量非常少,也非常适合晒盐,此时这里已经围起了大片大片的盐田,盐场的工人们正在晒盐,他们将晒好的盐晶用工具收集起来再搬上车子。

  赵竑看着那些盐晶,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掌握了盐,就握有了巨大的财源,这些盐都是朝廷的经济命脉之所在。

  如今在布袋这个地方有了盐场,朝廷在盐场设有催煎官员,专司督导盐户煎盐,有不少的盐户在这里从事生产。

  这些盐户大部分都是逃难的百姓。

  赵竑通过海外贸易挣钱,然后将海外贸易得到的一部分利润补贴给这些盐户。

  这些盐户的生计是依赖这边的晒盐,他们从朝廷那里领受工本钱,将所煎盐如额交至朝廷在布袋盐场这边所设的买纳场仓,朝廷买纳官员或仓官,负责向这些盐户购盐。

  于是乎这里的市镇也建立起来,专门用来监管盐榷。

  在盐榷市场派遣了官员,专门整饬盐场吏治,禁止做出伤害亭户的事情。

  如今在大宋,食盐从生产到运销,都由官府直接控制,有官鬻与通商两种方式。官鬻为官府直接专卖,由官府自运自销,甚或配售于民;通商则为官府间接专卖,由商人向官府请钞运盐。

  赵竑对盐业还是非常了解的。盐场的仓官对赵竑道:“但即便如此,眼下还有私盐贩子。”

  赵竑曾经也做过私盐贩子。

  但是现在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他设置了一个框架,为了让这些私盐贩子也有生计,允许他们将一部分私盐运往国外,但是这个就有定额了,不是这些私盐贩子随便定的,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国内的盐业市场,不让国内盐外流,毕竟盐是生活必需品。

  如果要进入国内买卖,就要有盐引,价格也要和朝廷一样,但是不得低价出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