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 内部纠纷-第3/4页



    跟谷歌以及大众极为朴素的价值观不同,在王宇飞看来,真正的量子智脑最起码的标准也必须得是能持续运行。

    进行一、两个任务就得趴锅一阵子,显然不是真正的量子智脑,甚至连台正经儿电脑都不算。

    总不能说一个计算任务要持续计算个两、三天,然而电脑每天只能工作两小时,每工作两小时就要进行维护,然后等着下次运行三小时,再下次四小时……

    本来两、三天的计算任务,结果要用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来完成。

    如此娇贵的量子智脑,哪好意思到处炫耀?

    这也是王宇飞只公布梅森素数,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公布如何找到这些梅森素数的原因。

    有些东西私下聊聊就行了,直接拿出来说,万一被打脸怎么办?

    但这一成就落入其他人的耳中就让人忐忑不安了。

    这种情绪大概可以用两句话形容,不愿相信,不敢质疑。

    不愿相信很好理解。

    大半的硅谷高科技公司都在布局面向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技术,并投入了大笔的金钱跟精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算谷歌、IBM、微软、英特尔等等。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环节已经掉队了,现在大家都不太看好windows能有什么活路,但是微软收购了音节之后,股市到是来了一波回暖。

    但不管是继续做系统,还是专攻音节这一新的拳头产品,又或者谷歌、IBM、英特尔对未来的布局,大家争的其实就是算力。

    毫无疑问,量子计算机如果真的横空出世,其算力几乎能吊打目前世界上所有超级计算机。

    不提量子霸权,仅从算力上来比较,大家就能想象到,如果华夏人的量子智脑横空出世,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算,由IBM制造、目前落户日岛神户理研计算科学中心的Fugaku都只是弟弟。

    要知道这台新晋的最牛超算,最高性能超过1,000petaflops,其运算效率是是目前排名第二,美国Summit系统的2.8倍。

    可即便如此运算的方式不同,注定了经典电子计算机永远不可能跟量子计算机相提并论。如果这些超级计算机能有量子计算机的效率,三、四个小时就能找到八个梅森素数,那些机构跟基金会也不需要搞什么众筹项目了。

    即便是现在,租用超算一天的费用大概也就一百多万美元,半天也不过几十万美元,大家凑凑,十二个小时天知道能找到多少个梅森素数,哪可能出现几年找不到一个梅森素数的情况。

    所有人都是忧心忡忡。

    当然这其中最尴尬的大概就是谷歌了。

    他是曾经的量子计算王者,一度站在了世界之巅,曾经在发布会上进行了两百万倍与电子计算机算力的演示,如果大家没记错的话,当时还接受了来自于王宇飞的挑战。

    当时谷歌还在华夏微博上公开回应了王宇飞的挑战。

    尴尬的情况在于,距离赌约约定的时间没多久了,王宇飞那边声称在量子计算机测试时,找到了足足八个梅森素数,而谷歌这边首席的量子计算机硬件专家刚刚辞职。

    据说谷歌此时还接触了好几个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希望有人能顶替约翰·马丁尼斯的职位。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谷歌已经从内部提拔了之前约翰的学生,来顶替约翰的位置,但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从哪个方向来看,谷歌的境遇似乎都不算太妙。

    虽然大家都不希望看到量子计算机出现在华夏,但起码其他家没人跟王宇飞在微博上打赌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