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伤离别(上)



  相见时难别亦难,北风凛冽催人寒。

  秋菊送远京华道,人间再会知何年。

  大梁城北,十里长亭前,清冷的官道上,送行的人与即将远行的人相对无言。

  风波平息,各方该走的便都该走了,慕荣则是奉慕谦之命代表他来为乘风及玉林等人送行。

  自前日那几道定乾坤的圣旨下达之后,枢密府的任命状也到了乘风手里,要他前往旭方,待新的镇阳军整编完成后到杨进手下任职历练。

  慕谦知道,那日朝堂上“滴血验亲”失败不可能完全消除所有人对此事的疑惑,难免还会有人想利用乘风的敏感身份再兴风浪,于是他便借由枢密府的一纸任状告诉满朝文武,百里乘风他的确不是皇嗣,否则他怎么可能舍得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放到如此遥远的边境去呢,并且还只是个小小的副将。

  唯有慕荣明白,他这样做其实也是对乘风的保护,远离庙堂远离那些算计和尔虞我诈,将他放到信得过的武将身边,这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枢密府、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等各衙门奉命前往旭方查案的钦差团浩浩荡荡几十号人在五百禁军的护送下已先行出发了,所以乘风稍后也要出发赶上大部队,与他们一道赶赴旭方。

  而即将与玉林一行三人同行的还有慕谦派来护送他们北归的百名玄甲将士,三辆马车,车内是慕谦赏赐的金银财宝及衣物、被褥等,带队的是一名玄甲军都头。

  别看这都头在军中职级低,但因他是玄甲军的都头,换算一下大约相当于一支千人的禁军精锐的将领,这让人望而却步的阵仗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得了的,就连此次南下的钦差团也没这待遇。

  除了他们之外,即将远行的人还有耶律图以及随他而来、化装成商人的那几个精锐护卫。

  看着眼前两个英姿勃发、器宇不凡的年轻人,玉林眼中满是长者的慈爱与欣慰。风雨既过,她也该消失了,因为她的身份比乘风还敏感,多留一日,就多一分的风险,只怕有心人会无中生有再起波澜。

  今晨大清早,常安便来到晋王府传口谕,命慕荣代替御驾送玉林一程,随行的还有负责护送的百名玄甲,并赐了许多金银财帛。

  派玄甲护送玉林一行三人,慕谦此举可说是用心良苦了。

  其一,不动用禁军,而是派遣他的私人亲卫护送,如此也不算假公济私。毕竟在他看来,玉林与乘风之事是私事,不该动用禁军。

  其二,派遣他的私人亲卫前往锦州,除了公私分明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确保地方官府能好好地执行圣旨。毕竟玄甲军等同于皇帝的眼耳喉舌,试问地方官府谁敢怠慢,谁又敢不好好遵旨办事。

  其三,让他的心腹亲自前去迎回“卫王”遗骸,等于向全国昭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皇子“已故多年”的事实,亦是再次向那些仍旧心怀不轨的人发出警告,要他们认清事实,莫再无事生非。

  日上三竿,时辰不早了,再怎么留恋不舍,也该是分别的时候了。

  玉林望着乘风含泪道:“乘风,好好跟在殿下身边,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不必挂念为娘。想来乡亲们应该也已回到玉龙寨了,陛下还赐了我们不少金银财帛和房舍田产呢,今后我们的生计也有了着落,你也不必再为乡亲们担心了。”

  乘风满是歉疚道:“母亲,孩儿不孝,让您受委屈了。”

  乘风说着有些哽咽,玉林明白,他的意思是说原本他可以让她不再远离自己,从此承欢膝下、尽享天伦的,可现实却令他们不得不天涯相隔。

  “傻孩子。”玉林笑道:“咱们从今往后有房有田,不用再四处讨生活了,孩子们也能去正规学堂念书了,为娘如今还是有诰命在身的朝廷命妇,尊贵着呢,咱这是因祸得福了,哪里委屈了?”

  玉林虽是有点说笑的意味,但乘风却是听得眼泪汪汪,知道玉林这是在安慰他,只得使劲点头。

  玉林一笑,转而看向慕荣:“晋王殿下。”

  慕荣向玉林敬重一揖:“夫人。”

  玉林道:“我儿就托付给殿下了!”

  千言万语,最后终是只有这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