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储君立



  是夜,玉林回到长平侯府,便将字条之事告知了慕荣与乘风,二人几乎是立刻就确定了,一定又是司过盟,是独孤仇!

  可无论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到,这个人何以会如此断定这滴血验亲就必定成不了。

  他们不知,这便是慕篱的第二手准备。沈慈的脑瓜能想到的,慕篱又怎么会想不到呢,毕竟滴血验亲之法古来有之,这是能证明慕谦与乘风之父子关系的最直接有力的方法。

  所以,很早以前,他便以暗中命云殁验过了,奇迹的是,他们的血竟不相溶!

  为了确认这不是偶然,慕篱还反复验过三次,结果都相同。

  至于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周桐的医术相比太医署那些个太医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禁军中也有司过盟的人,比如曹盛,只要司过盟暗中稍微疏通一下,周桐想要进入到皇宫,取一点慕谦的血,一点不成问题,而通过太医署将消息传递到御前那就更不成问题了。

  相比之下,要取得乘风的血就容易得多了。

  当然,司过盟能做到的,譬如九门、譬如蝶影多半也能做到,所以这便是武德司存在的意义,也是司过盟暗中做这许多功夫的原因之所在。

  ================================

  翌日早朝,慕谦当庭连颁了六道圣旨。

  第一道,命各州县广贴布告,将“已故皇子”慕司南之事昭告天下,追封其为卫王,并派人前往玉龙寨迎回其遗骸,归葬皇陵,牌位供奉太庙。

  此外,为奖励凤仪公主之婢女玉娘三十年如一日的忠心,特赐封一品诰命夫人,由朝廷俸养其终生,同时命锦州官府将玉龙寨所有无家可归的乡民归入当地户籍,并将他们全部迁出条件艰苦且偏僻的戾山,由朝廷出资助他们开垦农田、建造房舍,务必使玉龙寨全体乡亲老有所养,少有所学,有屋有田,安居乐业。

  这一道,群臣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第二道,任命皇子、长平郡侯、紫耀军主帅慕荣为大梁府尹,封晋王!紫耀军主帅另择有经验的老将充任,同时昭告群臣,由于他身体抱恙,太医嘱咐需静养,故命晋王自即日起监国理政。

  这第二道圣旨等于是一步到位地昭告天下,慕荣已是大周的储君!

  群臣闻听,自是吃了不小的一惊,可转念一想,却也在意料之中。经过昨日之事,其实群臣都已经明白,慕荣的储君之位已是板上钉钉,不过就差一道诏书了而已。

  所以,这二道圣旨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第三道,为嘉奖定南王符文彦自大周立国以来为朝廷所立的诸多功勋,特晋定南王为魏王。

  符文彦的确是老资历,半生戎马立下不少战功是事实,但这没头没脑地突然晋封异姓一字王,这第三道圣旨的用意就有些让群臣看不懂了,符文彦自是当廷谢恩。

  第四道,是关于旭方之乱的后续处置。将旭方军与镇阳军合二为一,整编为新的镇阳军,令魏王兼领,原镇阳军主帅杨进为副帅。

  到这第四道圣旨,群臣算是听出来了,这又是封王又是给兵权的,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果然,第五道圣旨,重头戏来了:为嘉奖魏王之女符氏在此次旭方军叛乱中的突出表现,特赐封为平阳郡主,并将其许配与晋王为正妃!

  听完了这第五道圣旨,群臣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便是昨夜慕谦召见符文彦的原因。符文彦知道女儿“离家出走”的原因,慕谦也早从秦苍那里得知了符天骄的事,昨夜双方家长一拍即合,都很是乐意促成这桩婚事。

  符文彦出身武将世家,本身战功赫赫,亦是乱世名将,曾是助楚耀宗开国建魏的功臣,更与魏室是姻亲,不想到了大周朝,他仍是人生赢家,不仅跻身外姓一字王,如今更是再度与皇家联姻。而今慕荣已确立了储君地位,那么他符文彦便是准国丈了,何其荣光!

  慕谦这几道圣旨一下,明眼人谁看不出来,符文彦成最大赢家。而窥得此中深意的人更是能看出,慕谦这几道圣旨明面上获利最大的是符文彦,实则是最大限度地巩固了慕荣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