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长夜漫漫乱世殇(三)



  裴清为何会来到槐城镇“剿贼”大军驻防营地传召呢?

  事情还得从两个时辰前说起。

  两个时辰前,皇宫大内,长宁宫。

  这里是太后刘氏的寝宫,位于皇宫最北,紧邻皇宫后苑。此地远离皇宫所有热闹街巷和宫殿,像极了一个繁华闹区中的清修之所。

  刘太后住在这里倒并非楚隐安排,而是她自己刻意挑选的。

  自楚隐登基以来,刘太后便如幽禁深宫的废妃一样,几乎不怎么在外走动,与少帝也几乎不联系,少帝亦从来不到这里向她请安。

  不过,长宁宫一应生活起居供应,楚隐还是命六尚局好生伺候着,好歹人家也是天启帝正式册封的正室,名正言顺的太后,就算楚隐再恨她,与她再不亲,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该尽的义务还是得尽的,否则“不尽孝道”的他就会为天下人所诟病。

  暗夜幽静,凛冽寒风呼啸着略过长宁宫墙的每一个角落,就像是厉鬼在空旷的宫院中四窜一样,听得人毛骨悚然。

  仇正盔甲宝剑玄袍来到长宁宫门前时,早奉命候在门口的小太监恭恭敬敬道:“大将军可来了,太后正在殿内等候大将军呢。”

  不久前,仇正突然接到长宁宫传来的口谕,太后听闻大梁城被围很是不安,因整个皇宫的兵权都在仇正手里,故而宣仇正去问话。

  仇正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等楚天承信号了,而他之所以肯在这个关键时候听太后传召来长宁宫,只因他对这位独锁深宫的老妇人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刘氏与楚天尧的这门亲事显然是皇权的牺牲品。当时楚天尧已有一子,乃楚天尧之嫡长子,其生母乃楚天尧结发妻子,在生下长子后不久就患病而亡,因此楚天尧总是要再续弦的,何况幼子也需要有人照顾,所以昌盛帝便为楚天尧订了这门亲事。

  刘氏之父本也是开国功勋,追随昌盛帝征战多年的一员悍将,楚天尧虽对刘氏并没有什么感情,但因那时的他尚未遇到容妃,没有特别钟爱的女子,故而与刘氏也算相敬如宾。

  然而,这种情况持续到刘氏父亲过世,紧接着容妃突然出现,刘氏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容妃走了,哪知又冒出来一个环妃,楚天尧对这位正宫皇后再不复当年的关心,甚至可以说是冷落,但刘氏似乎从没跟她们争风吃醋过,只安安分分地做着她的皇后,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仇正对刘氏既有怜悯又有同情,更有敬重。

  不过不受重视被冷落,这些说起来倒也不算太出格,最令正直的仇正不能忍的是,天启帝宠妾室也就罢了,连带对庶出之子也另眼相看,致使皇后膝下的嫡子纷纷被冷落。不仅如此,后来皇后膝下两子接连离奇死亡,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其中有猫腻,然而楚天尧非但未深究,反而立了楚隐为太子,这就让他难以接受了。

  再后来楚天尧驾崩,楚隐顺利登基,刘氏便自此几乎等同于禁足长宁宫。

  是故,仇正对这位老妇人一直都还是比较上心的,平日里宫廷巡查时,他都会特别留意关照,对这位一直独居深宫的老妇人几乎没有任何戒心。

  来到长宁宫门口,仇正守规矩地解下随身武器交给身后的亲兵,小太监将他往宫门里迎:“大将军请。”

  仇正跟在小太监身后朝宫内走去,眼看就要抵达正殿时,那小太监却突然逃也似的飞进了殿内,与此同时长宁宫各宫门几乎同时关闭,殿内则飞快地冲出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军,转瞬就将仇正团团围住。

  他正疑惑时,刘太后从殿内走了出来,而她身后居然跟着杨慎!

  一见杨慎,仇正瞬间便明白自己被骗了,中了埋伏。

  他是明白人,很快认清自己已无路可逃,所以并未打算做无谓抵抗。

  刘太后问:“大将军,你原本前途无量,却为何自甘堕落,选择这条路?”

  刘太后的问话很是平静,听不出她有任何情绪。

  仇正毫无惧色道:“自古成者为王败者寇,仇正愿伏诛,却绝不认错,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

  “我呸!”杨慎不忿道:“做出这等背君叛主之事,你竟还大言不惭地说出这种话,仇不渝,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