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北境八百里加急!竘漠兴兵二十万夜袭藏谷关,龙城告急!”

  东方未晓夜未央,鸡鸣未闻梦犹香。

  一骑红尘穿九陌,万户惊起顾轩窗。

  (注:此处的“央”即尽也,“夜未央”即夜还未尽,天还没亮。)

  大魏乾丰二年十一月壬戌(初四),帝都大梁城。

  黎明时分,东方未晓,曙光未现,雪花纷飞,一份八百里加急便惊醒了尚在沉睡中的京城。

  背着边关紧急军报的士兵高喊着“八百里加急!”自城北一路策马狂奔直扑枢密府,街头巷尾还在睡梦中的人们被这穿城而过的马蹄声和喊叫声惊醒,纷纷开窗顾盼。

  ================================

  枢相府,离忧居。

  慕篱又披上了那件翠竹绣纹的玉绫裘,腿上盖着绒毛毯,双手抱着暖手炉,裹得严严实实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梁的冬日清晨。

  天还只是蒙蒙亮,东方还未见曙光,玉尘随风漠纷纷,大梁尚未完全从梦中醒来,可慕篱却因睡不踏实早早地就爬起来了。

  近日来也不知怎的,两年间一直隐隐潜伏的那股不安突然变得躁动起来,夜里总也睡不踏实,哪怕十分轻微的动静都能把惊醒,好似又回到了从前体弱多病时的浅眠与焦灼状态。

  慕篱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跟沉寂了两年后终于有所动作的楚天承和九门绝对脱不了干系。

  自打天启帝“驾崩”之后,楚天承便开启了神隐之路,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九门那边也不见任何动静。因此,他便让司过盟也沉潜,由明转暗,而朝堂局势在此期间产生的变化也让慕篱逐渐明白了楚天承和九门“人间蒸发”的用意。

  起初,少帝的确是遵照楚天尧遗命一直提防着楚天承的,然而天长日久始终不见楚天承有任何动作,反而在他眼皮子底下的某些人威望一天比一天高,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是以他的心境便也随之逐渐产生了变化。

  如今的朝堂虽说与两年前少帝初登大宝时并没有什么不同,文武将相之间依然争权夺利不断,文武首辅之间也保持着微妙的制衡,但在少帝看来却怎么都不是当初的味儿了。

  慕谦手握大魏兵马大权,又身负赫赫军功威震天下,在军中威望极高,再加上他顾命大臣的身份,可谓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试问此等权臣焉能不遭帝王忌惮?尤其是今年平定西南三府叛乱再立军功,他是怎么也逃不过“功高震主”四字了。

  此次叛乱的西南三府,为首的乃是河阳军府,主帅宁国公刘钦说起来也算是皇亲。老宁国公是追随天启帝出生入死的老将,天启一朝的肱股之臣,封宁国公,而老国公娶的便是楚耀宗之三女,楚天尧同父异母的妹妹,明慧长公主,这一家子地位不可谓不显赫。

  明慧长公主早已亡故,三年前,老宁国公也因病过世,小宁国公刘钦便承袭了爵位,原本三年来一直与朝廷相安无事,可不知这小宁国公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一个想不开起兵造反了!

  没有人知道小宁国公为何会突然起兵造反,总之最后他败了,覆灭于慕谦之手。这小宁国公最后倒是拿出了宁死不屈的骨气,竟于河阳城头举家自焚了,只可惜了宁国公府上下和整个河阳府为他的野心陪葬。

  当然,追随他的临近两个军府结局也没好到哪里,从上到下,该斩的斩,该充军的充军,该发配的发配,该贬官奴的贬官奴。

  少帝对背叛者是恨之入骨,绝不姑息,毫不手软,成千上万的人因上位者的野心贪欲付出了惨重代价!而这样的悲剧古往今来从未断过,并且今后也必将继续下去,因为只要有权利纷争,就必定少不了互相倾轧,尔虞我诈。

  而除了“功高震主”之外,因着琼华长公主和亲远嫁一事,少帝曾多次提出要兴兵北伐征讨竘漠,收复关北失地,都被群臣一次又一次地阻止,故而少帝在这两年间已渐渐将他所有不满和恨意都通通转向了身为武将之首的慕谦,从他这两年间对慕谦的态度转变便可窥见一二。

  让少帝感受到有人比他楚天承的存在更能威胁到皇权,逐渐消减少帝对他楚天承的戒心,转而将目标移向他人,更欲借少帝之手铲除劲敌,这便是楚天承想要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