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和亲(一)



  青阳膏润细无声,映日繁花香满城。

  桃李争荣蜂蝶舞,杨柳争春歌燕莺。

  乾丰元年二月,大地回春,风光正好,大梁城亦迎来了一场繁华盛事:少帝楚隐登基,大魏改元乾丰,大赦天下。

  按照儒家礼仪,父母过世后,子女应当为其守孝二十七个月,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而天子守孝是以日代月的。

  所以,少帝的登基大典便在孝期满、天启帝“下葬”之后才举行的,又恰逢少帝十七岁生辰,是故各地军府及乱世诸国乃至异域番邦纷纷来京朝贺,大梁城一时间鱼龙混杂。

  当此盛事,帝都也暂时取消了宵禁,是以大梁城已连续数日得见华灯彻夜不灭之盛景,尤其是天街御廊商铺,连日来生意红火,人潮如织。

  自大梁城正南门——朝阳门直通皇宫正南门——明晖门的南北向主街被百姓称为“天街”,宽约两百余步,分为三部分。

  中间的御道乃皇家专用,禁止任何行人车马进入。

  御道两侧挖有河沟,沟内种满了莲荷,岸边则种着桃、李等多种草木,如今正是春暖花开时,沟里莲叶无穷碧,岸边百花别样繁。

  河沟两岸有黑漆叉子为界,在两条河沟以外的东西两侧都是御廊,是平民活动的区域,临街都是商铺,百姓买卖于其间,热闹非凡。

  因着少帝登基及生辰盛事,天街这些日子以来也异常的繁华。

  皇宫大内,经过礼部连日的筹备,群英殿今日盛大开宴,迎接来贺的各地诸侯及列国使臣。

  庄严宏大的群英殿内,玄衣纁裳衮冕十二章服的楚隐高坐御席,宰相、禁从、亲王、宗室、各地诸侯以及各国使臣列坐于大殿两侧,朝廷三省六部、各寺、台、监等有司衙门百官以及各国使臣的随行使节列坐于大殿两侧的廊下。

  除个别特例外,大周文武官员皆戴展脚幞头,身着圆领广袖镶边官袍,三品以上服紫,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服绯,而五品以下服绿官员则不够级别参加此等国宴。

  其余各国使臣服色不一,风格各异,基本上中原各国使臣与异域番邦服饰的风格诧异还是挺明显的。

  至于个别特例嘛,譬如四爪绛纱袍的厉王楚天承。

  宴会上所有坐席木墩皆以红锦覆面,每桌分别排列一份由环饼、油饼、枣塔等陈设的看盘,其次是各色水果。

  凡此盛大宴会,一般都是御酒行至第三轮时才会有各种让人眼花缭乱、口水直流的下酒菜肴、糕肉果品轮番上,并且每轮都不带重样的。

  殿外彩棚中则是礼部协同尚仪局安排的乐队及歌舞姬,负责歌舞助兴。

  如此规模盛大的宴会并不常有,故而一旦有便是奢华无比,除歌舞助兴外,宴会还备有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等百戏表演,五花八门的颂诗、颂词,以及禁军骑射、蹴鞠、相扑等助兴游戏。

  各色助兴节目轮番上,使得整场宴会有声有色,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欢乐气氛充斥群英殿,乃至整个皇宫。

  御酒行至第四轮,宴会都一直是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文武百官、各地诸侯及列国使臣分次向御座之上的少帝贺寿并祝新登大宝,直到竘漠使臣出场时,整场欢愉的国宴才为之变调。

  只见竘漠使臣头戴后檐尖长如大莲叶的金冠,身穿紫色圆领窄袖袍子,腰饰金蹀躞,神态傲慢来到大殿中央的锦毯上,抱拳于肩向御座之上的少帝躬身行礼。

  “竘漠特使萧程谨代我皇恭贺大魏皇帝陛下登基,并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声音十分洪亮高昂。

  面对萧程礼貌其表、傲慢于内的态度,楚隐并不似在场诸官及各地诸侯胸有愤慨却只能选择隐忍。年少的他对于当年关北沦陷之事并没有多大感触,面对人家还算客气礼貌的谒见,他选择了以礼相待。

  “贵使远道而来,不必多礼。”

  “谢陛下。”萧程微微鞠躬再谢恩,而后接道:“我皇有话命敝使转达大魏皇帝陛下。”

  楚隐面带微笑一脸和气道:“贵使请讲。”

  萧程自怀中掏出一羊皮卷上呈道:“我皇有意与大魏国联姻,特命敝使呈国书一封,为我国三皇子齐王殿下求娶大魏琼华长公主,以促两国交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