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吴女士的京剧



  京城不论民营还是国营的京剧团戏剧团加在一块很多,吴女士上班的京剧团是属于国营的。

  剧场在东三环,整个剧场不算大,能容纳八百多人。

  这种团体一般都是由国家扶持,吴女士所在的京剧团以前就是如此,观众全是老头老太太,这也坐不满,八百多个座位的剧场,最多也就坐个三四百人,一半都不到,这里面还包含着送票的。

  有时说某个京剧名家过来唱戏,经过大肆宣传,剧场里能坐的多一点,七百多人已是极限。

  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观众听这个了,快节奏的生活不允许他们坐在那里听半天咿咿呀呀。

  行弄明白一段唱词,首先要弄明白戏词,然后听个几遍理解戏词的含义。

  现在谁还有功夫费这个劲,“斗气化马,恐怖如斯”都不看了,更别提京剧了。

  自从一个多月以前,张奕和吴女士入驻抖音之后,吴女士的粉丝持续增高,张奕的撒娇式叫妈和傲娇吴女士收获了大批粉丝。

  京剧团里的观众也渐渐增多了,并且都是花钱买票,这让京剧团里的大部分年轻演员看到了希望。

  这行还能干!

  今天,京剧团要演《白蛇传》,团长老王要为吴女士庆祝,为剧团庆祝。

  一个演员,一个剧团,有观众喜欢就是最大的荣幸。

  白蛇传这出戏很经典,几乎听过戏的都清楚。

  一出水漫金山更是家喻户晓,就连不听戏的都听说过,电影总看过吧。

  这种戏的场面宏伟,观众们的主观在场景的调度。

  吊威亚,飞来飞去。雷峰塔从天而降,金山寺洪水涛涛。

  像这种戏不废演员,废的是后台的工作人员。

  以前这种戏一年半年也不唱一回,主要是用人太多,太累。

  就为那百十来个观众,我来出玉堂春,来出铡美案,来出沙家浜他不香吗?

  今天不一样,台下观众满坑满谷,京城卫视也来了记者采访录像。

  吴女士作为主角,更是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

  毕竟近几十年里,很少某家京剧社能办成这样。即使有,也是某位名家大师的专场。

  张奕是吴女士的公子,门卫大爷认识。

  “张奕,你咋来了?”门卫老潘一边开门一边问。

  张奕笑道:“我妈今天这么大演出,我能不来瞧瞧嘛。”

  这剧场就是一栋八层的大楼,京剧团的演出大厅是一层加一层。

  张奕来到楼上,进入后台。

  上午已经演了一场了。白蛇传是田汉曾将传统神话剧《白蛇传》改编为25场的京剧《金钵记》,1953年再度修改剧本,恢复原剧名《白蛇传》,常演的京剧《白蛇传》都是按田汉本演出。从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毁塔、白娘子许仙团圆结束。

  中间包括借伞,结亲、酒变、盗草、上山、水斗、断桥、合钵等情节。

  上午吴女士已经演了一场,下午和晚上各一场。

  下午这场是结亲,白娘子借伞之后,和许仙成亲。

  现在是下午一点半,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

  张奕进入后台,演员们正在化妆,不少年轻演员见到张奕都异常惊讶,尤其是唱青衣花旦的小姐姐们,一个个恨不得吃了张奕。

  “张老师~”一个小姐姐跑到张奕面前,拉着张奕的胳膊,撒娇道:“张老师,给我签个名,我可喜欢你了。”

  张奕的胳膊被小姐姐抱在怀里,胳膊紧贴着……那里,您们懂,不说了。

  后面的小姐姐一瞧,我去!小婊砸竟然敢吃独食?

  一群人围住张奕,一口一个张老师叫着。

  还有不少男演员,也上前凑热闹,将张奕团团围住。

  “干嘛呢!”一声暴喝,小哥哥小姐姐们才依依不舍的往后撤一步,可还是不愿意离得太远。

  团长老王一瞧,笑道:“臭小子,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张奕无奈道:“不是我不愿意过来,我妈也没告诉我今天有这么大的演出啊。”

  “你妈没跟你说?”

  张奕点点头,有些委屈,“要不是刘阿姨朋友圈发出来,我都不知道我妈今天有这么大排场的演出。”

  老王挠了挠头顶的地中海,“估计老吴要给你个惊喜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