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侠切磋留余地 武考三阵命不同(3)



  姜河的话和我看到的场面一并深深的触动了我,如今各个州府推荐的人选呈现出了另一幅景象。擂台上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绝学或是必杀技展现出来,每一招都是杀招,并非他们是不懂道义,而是希望用最直接的方式赢得晋级的机会,所以没有什么“虚招”,更没有什么“花架子”,每一招就是致命的功夫,即便不是为了取对面考生的性命。

  所以,这些招数不会有收招、更不会留有余地,他们只追求一击精彩,让考官举手通过。他们是各个州府推荐而来,有各自的使命,也有可能他们是江湖中的旁门左道,但是赢下名次,就有可能跻身成为武林一员。所以很快,我就看到已经有人受伤、流血、骨折,虽然对手不是故意追求的,但是这一切似乎避免不了。

  这些人中有的也已经脱颖而出,有一善使一对“二尺钢针”之人,报姓名叫冯溪镇,其招数精奇,在“刺、挑、扫、坠、掷、接”之间,带有绵绵内力,必是名师之徒。另有一人身怀“金刚不坏之身”的硬气功,又兼具一双铁掌钢拳,名叫范回,连败数人都是在一招之间。

  此二人的功夫应该是这些考生中的佼佼者了,武状元必是二人中的一位,而且在我看来他二人的功夫不在侠客之下。记得当日在东山镖局,我见“翻山赶海皆有路”孔容的功夫,也未必能赢得了这二人,至于那个已经有了“火纹腰牌”孔容的弟子李骥,就更是大大的不如了。

  随着接近尾声,东看台获胜者神色凝重,获胜有伤者抓紧疗伤,落败有伤者被抬出考场,这东西两侧看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气氛。

  在这过程中,我曾刻意观察五位考官的表情,卢孟瞻作为经历者,他脸上带着那么一丝的同情;“站殿将军”郑文武是冷漠的,他应该是见惯了生死,古齐和贺尊两位老剑客只有点头和摇头,有时会感觉出来是在轻微的叹息,而“风打一叶化千秋”剑仙诸葛青川自这些人比试开始便合眼而坐。想来这些人也是五味杂陈,武考竟透出了一丝悲凉感。

  姜河又说道:“别看这些落选者,因为他们拼劲全力,很多人已经入朝堂、各部的视野,只要伤无大碍,前途自然就会有,陈兄不必伤感。”

  我转头看着这个似乎能读懂别人心思的家伙,说道:“姜公子是在安慰我么?”

  “陈兄目光关切,神情外露,从这一点来说终究是不利于在朝堂和武林中行走的,还望谨记。”

  姜河的话虽然功利性很重,但就是直白,所以我也没有开始的那种不屑,反而有了一丝好感,说道:“姜公子好言相劝,在下心领了。”

  姜河指了指点将台说道:“马上就是下一轮了晋级赛,大家要混在一起分成六组,抽签捉对比拼,击败三名对手便可以得到本组头名,不过,陈兄切记不可赢得过于轻松啊。我估计我很快就会落败了,我会在此继续给陈兄助威的。”

  我的第一个对手是身上已经带伤的州府推荐考生,此人单刀在手,大喝一声就是一招“杀招”,我立刻运功“御气为甲”,闪过这一刀,又用内功反震弹开了他的第二招。此人一招快似一招,似乎不是在比武而是将平生所学展示于众。都是学武之人,一招之间高下立判,只不过我已知道这“武考”对于很多人意义,远远不是高下、胜负之分,我已经理解他们所说的“不可赢得轻松”,其实是讲天下之大做人要留有余地,让人有机会展示自己。那人已面露感激之情,直到我见他刀招已然重复,便激发内力,趁着他近身之时将他振落于擂台之下。

  我第二个对手如出一辙,虽然落败,但我尽量让其用完自己的招数。待到第三个对手时,已是决定小组头名之战。此人是肉掌相搏,使得是开山掌的功夫,根基不错,我心想:“那便让你走了这些招数吧。”没想到的是此人走到第五十招时,突然劲风一起,我立刻警觉此人要打暗器,果然数十枚“蚊须针”打出,我有意隐藏“风波诀”威力,没有用“御气为甲”将其震落,而是飞身跃起闪过这些暗器,怎知此人一扬手又是三枚“钢镖”打向空中,我避无可避,好在自己这一门“九天灭绝刀”已是天下绝学,徒手接下这暗器易如反掌。没料到此人不甘心,对准我的下坠处又是一波“蚊须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