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炮厂分家-第2/2页



    怎么才能不降低威力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怎么确保在机动中能够拥有优秀的越野能力,怎么保证战场上内快速转运,快速拆卸,快速修复等等。

    而且陆军火炮还向着快炮的方向演进,追求的是短时间的火力覆盖,至于准确性,这对于陆军炮来说都不是问题,陆军阵地那是稳定的。

    海军的火炮则追求的更大更准,他们在船上设计,每一毫米的波浪作用在炮上那都是几分的差距,到了射出的火炮上就是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误差。

    总之两方各方面的追求都出现了不同,所以双方分家也是势在必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只有永平具有造炮能力,那要是有个意外怎么办?

    为了迎合陆军的需求,朱慈烺打算在营口设立新的兵工厂,专门生产陆军火炮。

    为什么选择这里,首先大明的兵器制造不能离开渤海湾区,而京城附近并不适合放置炮厂这样的高污染企业。

    再说了,京城即不靠近煤炭也不靠近钢铁,只是为了安全就把厂区设立在京城,那就有点扯蛋了。

    而营口就不一样了,辽东不缺煤也不缺铁,营口港又是辽河口最大的港口,也是大明渤海湾除了天津之外第二重要的港口,关系着整个北疆的安全稳定。

    这些年随着运河的修通,营口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都称其为小扬州,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说了,因为营口已经发展到不需要借任何人的名气来增强自己的牌面了。

    现在人家就是营口,渤海湾第二大港。

    有铁有煤有人,这样的地方又是在渤海湾内,自然是京津地区重工业转移的良好承接城市,现在那边有事关内,正需要不断的注入新产业。

    其实渤海湾还是有不少大城的,例如金州港,那里作为禁卫海军的锚地,渤海出开口两个门牙之一,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在铁路没有修通之前,那里只能是海上一个重要的休息站点,还不能成为整个辽东半岛的出海港口。

    登州港以前作为大明水师的重要驻地,不过随着威海卫和金州港的开发,登州港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除了这几个大港之外,渤海湾还有位于山海关的秦皇岛港,还有位于辽西走廊北端的葫芦岛港等一大串的港口。

    而且渤海湾作为大明最大的工业集中第,最发达的地区,科技的最前沿,京城所在地,各城市发展的都不错,人口都在增长状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