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说服朱姬润-第2/2页



    周遇吉还想再说,朱慈烺伸手制止了:“朕还没有说同意出售债券呢,你们倒好先争论谁还债起来了!

    发行债券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首先你们要明白,这债券收集起来的钱不是凭空变出来的,那都是百姓手里的钱还有各个商会的资金。

    百姓的钱是有数的,这里花了,其他地方就花不到了,商会也一样,这里买了债券,那其他地方想投资就没钱了。

    大明现在正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各地都需要投资,商会也需要发展,百姓只有多花钱,商品才能快速流通。

    战争债券就相当于把市面上的钱在收回来,虽然过一手之后几年内陆续偿还了,但是这发展的时机也耽误了。

    再有着债券总要有一个名目吧,这边战争还没有打,那边就开始发行打准噶尔的战争债券,这不就等于提前泄露军机了?

    就算你不说,这突然发行战争债券,大家肯定会嘀咕到底是哪里在打仗呢?这一聊慢慢的不就把下次给暴露了!

    再说,大明现在正在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新产生的物资一年价值数十亿两,但是现在大明每年的金银开采只有区区四五千万两白银的规模。

    所以新货币发行只有区区四五千万两是远远不够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市场上多出了一百亿两的商品,但是市面上的金银还是十亿两,增加了四五千万,那你要是想卖掉自己手里的东西怎么办?只有降价,让百姓手里的钱一两当十两用。

    看着是百姓收益了,但是这样卖工业企业的利润可就没了,如果利润减少,那么这些工厂肯定就不愿意生产了,工厂都不生产,百姓又没有东西用,最后吃亏的还是百姓。

    这些年大明的货币一直是超发状态,其实大明的货币现在是通过金银和皇家的信誉双重担保的。

    这多印出来的钱,又不能直接发到百姓手中,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工程建设,或者像现在这样的战争消耗掉大笔资金,使得民间的货币一直处在超发的状态,维持工业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曲线。

    朕这样说你明白了么?增发货币,并不是朕言而无信给皇明商号增加负担,而是为了大明的整体利益考虑,做出的决断。

    朕也没有要求你在多少年内必须把这些超发的货币还上,这本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货币体系的事情非常复杂,钱多了就收紧,钱少了就流出,你懂了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