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江南琐事-第2/2页



    甚至在太湖还出现了十多条粮船被劫的恶性事件,到目前还未追回。

    而鄱阳湖洞和庭湖等地不少水匪都惦记着皇明商号的货船,要知道皇明商号运送的,要么就是金银粮食,要么就是热销货物。

    可谓是抢一船吃三年,这使得江南地区的运输不得不积攒组团之后在运输。

    所以刘若愚请求太子要么加强江南运输的护卫力量,要么就清缴一下江南的水匪。

    朱慈烺还惦记着等江南形式稳定之后把刘若愚招回来主持京城皇明商号事物呢!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又泡汤了,朱慈烺还是第一次知道江南水匪竟然已经猖獗到这个地步。

    朱慈烺让贵喜调来锦衣卫相关文卷查看才发现。

    最近这些年,大明的主要精力要么在北方的建奴,要么在中原的流寇,江南承平日久,大量的卫所士卒被抽调,地方防御力量薄弱。

    导致江南地区不仅水匪猖獗,各种山匪啸聚山林,还有武装抗税,宗族械斗都呈现高发之势。

    江南已经乱到了一定地步,整个南直隶对于各地的政令甚至都出不了县城,仅仅能维持长江水道还有沿海地区的政令通达。

    放下文卷,朱慈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了,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江南一直被士林把控,对于朝廷政令执行完全看士林好恶。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江南的各种税收一直收不上来,一开始仅仅是商税、茶税、矿税等,后来发展到盐税也逐年下降。

    到了现在竟然连粮税都有人抗税想不交。

    而且江南地区宗族势力比起北方更强大,而且道路不便,管理困难。

    所以江南问题非下大力气才能见到成效,回归到水匪山匪的问题也是一样,江南剿匪其难度不亚于一场大规模会战。

    首先新军主要来自北方,根本不适应江南地区的情况,山匪还能勉强对付,但是水匪就不是新军能搞定的了。

    而原有军队中,大明各地水师已经名存实亡,想要派他们剿匪,必须要先重建水师,重建水师之前又要重造战船。

    而剿匪无疑需要情报支持,而现阶段江南情报网还主要用来监视文人,因为江南一直不是主要方向,锦衣卫力量还非常薄弱。

    千头万绪之下,朱慈烺也是拿不出好办法来快速解决问题。

    要是不能快速解决,那只有用最笨的办法,稳妥推进,一步步的来!

    江南造船业实力雄厚,朱慈烺倒是不用为没有地方造船担心,但是新的战船设计还是要有的。

    所以剿匪要从造船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