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激进与保守-第2/2页



    朱慈烺接着说道:“就在前几天陈玄就从高丽接了一笔大单子,高丽王室花钱购买了两万人的新军装备。价值两百万两。”

    说道这个崇祯就更加不解了:“我记得前一阵子不是说新军装备制造缓慢,又减缓了新军编练速度,为何大明自己的不练确要给高丽编练新军?”

    朱慈烺解释到:“父皇,新军装备两万人仅仅需要五十万两银子,要是我们卖给高丽两万份装备,所获得的利润大明就可以在装备六万。

    而且以后各种弹药、维修、训练、指导等等都需要大明来做,这个钱会源源不断的挣回来。

    训练出来的军队,也是用来打建奴,将来要是有其他需要也可以调派高丽军队,咱们岂不是等于不花一分钱白得了一直军队。

    而且多制造武器,咱们既锻炼了工匠,又降低了成本,还促进了工业的进步,解决了就业一举多得呢!”

    崇祯不解的问道:“哦?有这么多好处么?”

    朱慈烺点点头说道:“当然有了,父皇可能不知道,一开始火器火炮才开始造的时候,各种原料还没有规模化生产。

    那个时候两万军队武器的生产成本要达到一百万两银子往上,现在仅仅需要五十万两,这就是技术的进步了。

    而两万支火铳足够一千多火铳工匠,几十名木匠,几十个冶铁工人,几百个矿工辛苦一个月,这还不包括中间的运输开采煤矿等等人。

    也就是说这两万支火铳至少让大明三千名以上的工人一个月有饭吃,而这些工匠这一个月又锻炼了技术,学徒们也学习了知识。

    所以这个买卖是划算的,而且规定里写的明白,他们不得私自制造弹药,一旦他们有任何异动咱们只要一停止供应弹药,他们手里的武器就会威力大减!”

    崇祯皱眉:“威力大减?没有弹药他们不是应该不能用了么?”

    朱慈烺摇摇头:“那道不至于,咱们的纸弹和炮弹虽然技术先进一点,但是并不是不能仿制。

    就算不仿制,他采用原本的装填方法,这些武器还是能使用的,就是威力不如大明的纸弹大而已。”

    现在的前装滑膛枪技术早已经普及,高丽人又不是没有用过,所以不存在技术代差之类的。

    要是想完全卡死,那只有等后装枪时代,真正的机械化大生产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不供应你纸弹你的枪就变成烧火棍。

    崇祯想想自己只有十五万新军,怎么想怎么不安心,既然又挣了两百万崇祯就忍不住问道:“那咱们是不是再编练六万新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