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明最悲催的文官们-第2/3页



    十万石粮食,看似很多,实则杯水车薪,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因为整个山西中南部地区的百姓,粮食都快吃光了,今年开春以来一直靠米糠野菜撑着,现在却是连米糠也快供应不上了,价格还翻了两倍。

    而从大同带来的20万石粮食和剩余的500万斤肉干,是万万不能再动,那是留给赵家军和十多万匠户的口粮。

    对于江南那帮商人和地主疯抬物资价格,赵锐也是恨得牙痒痒,他估计是这两年来山西采购的物资数量大增,才使得那帮商人坐地起价,当然,也不排除朝中的东林党从中作梗,借此故意打压他。

    对此他也只能选择暂时忍耐,以后再收拾江南的那帮东林党和奸商,盐商。

    对稳住山西的局势,赵锐还是有把握的,他知道一些地主士绅家中还是有余粮的,只要让他们拿出来,撑到今年秋收还是没问题的。

    今年粮食虽然会大量减产,但哪怕减产一半,秋收后仍然可以撑上好几个月,这段时间足够他想办法重新筹粮。

    “大帅,朱巡抚和一众官员在府门外求见。”

    “他们来干什么都带进了吧”赵锐想了想,一挥手,估计是这帮文官,给他这个新总督送礼来了,如今他正缺钱,可不会再拒绝。

    不过,赵锐明显想多了,朱大典和一众文官都是两手空空前来的。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

    “恭贺总督大人”

    十多名文官来到大厅坐定后,嘴上恭贺吹捧不断,可就是没有实质性的动静。

    赵锐左等右等,见他们都没有从袖子里掏出礼单之类的东西,也是有些不耐烦了,于是端起茶杯冷声道“本督公务繁忙,若是各位没有其他事的话,就请回吧”

    “赵总督,山西免税两年的时间已经到了,今年秋收也只有两两三个月了,你看是不是该着手收税事宜了”

    众官员对视一眼,朱大典就一抱拳道。

    如今山西所有的官员,是一分银子的收入都没有,都是在吃老本,让老家送钱过来维持开销。

    可时间一长,也撑不住呀,简直是大明朝最憋屈的地方官了,没有之一。

    “呵呵,你们不提醒,本督倒是忘了,好吧,本督这就上奏圣上,山西今年大灾,请求再免除一年税赋。”

    赵锐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将茶杯重重的磕在桌上,冷笑道。

    众人都是气得咬牙切齿,却又不敢发作,这完全就是将他们往死路上逼呀。

    朱大典倒是沉得住气,在山东做了那么久巡抚,早就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再次一抱拳道“赵总督如此体恤百姓,我等自然是赞同,本官愿与赵总督一起联名上奏,请求朝廷免除山西三年赋税,不过,山西一省大小官员两百多名,总得俸禄吧总得有办公经费吧所以还请赵总督从中斡旋一下,我山西各衙门想和华夏银行贷款三十万两银子。”

    “下官也愿和总督大人联名上书。”

    “下官”

    其他人也是赶紧表态,然后巴巴的望着赵锐,意思再明显不过,不收税可以,你赵锐想怎么玩也可以,但得贷款呀

    赵锐却是眯着眼,敲击着桌子,过了好半晌,才一点点头道“好吧,那就每月贷款一万两银子,不过,各地的官员都必须按照大明律严格审案,若是哪个县的官员敢又玩敲诈勒索,循私舞弊那套,不但以后没贷款了,本督还要追究该官员的责任。”

    “这没问题,我等一定秉公办案,只是这每月才一万银子,恐怕不够办公所需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