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事必躬亲



  翌晨。

  按着以往的惯例,宫门一开,便会有阁臣入宫来,可是今日却有所不同,宫门外站着仁清太子。阁臣一个个伫立在宫门外,静静地看着。

  冬日的暖阳渐渐升起,金色的华光洒在众人身上。

  司空玄在看了一眼日晷,喃喃念道:“怎么今日内阁都迟到了。”

  吴庆抱着暖炉,望着阁臣的入宫议事的必经之路,道:“不会是出事了吧?”

  “一个人出事,也不至于都迟到了。”司空玄说。

  “要是宫门口呢?”吴庆问。

  司空玄一怔。

  他们二人身后的杨端立即吩咐身边扫地的太监:“让李麟过去看看。”小太监放下苕帚便跑着去李麟在宫里的住处,却没有找到李麟。

  此时的李麟已经在万寿宫跪着,将宫门外的消息告诉的荣幼清。

  荣幼清面色铁青:“昨天派你去干什么了?皇后把人放在宫门口喊冤,你们居然都不知道?!”

  李麟给了自己一记耳光:“奴才失职,请主子降罪!”

  荣幼清嘴角下沉,眼神冷厉:“脑袋留着吧,杀了你也无济于事,现在皇后呢?”

  “和犹兮待在城外。”

  荣幼清道:“把皇兄请入宫里来吧,待会儿路过宫门的百姓多了,指不定看什么笑话呢。”

  “奴才遵旨。”李麟说完连忙爬起身退出万寿宫,前往宫门。

  仁清太子进宫时,李让朝着他深深揖了一礼,内阁跟随在仁清太子身后入宫。

  李麟迎着仁清太子进入万寿宫,阁臣久在殿外的站着听候圣旨。

  荣幼清在龙椅上正襟危坐,仁清太子矗立在殿中央,随后他的双膝一曲朝着荣幼清跪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话语,落在荣幼清耳中,荣幼清原本肃穆的面容,顿时变得柔和了。

  “皇兄请起。”随后荣幼清转头朝着魏大宝,吩咐说:“去,搬个绣墩过来给皇兄。”魏大宝领命。

  殿外的阁臣们也听着殿内关系的缓和,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李复和徐慎二人。

  殿内。

  “皇兄这些天去哪儿了?”

  “不知怎么地,这么大个罪名扣在为兄头上,手足无措只能躲避,想要自己给自己洗清罪名。”

  “那今天回来,是有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了?”荣幼清手心捏了一把汗。

  仁清太子摇头:“就带着自己回来了,因自知自己无罪,故而觉得不应该东躲西藏。听得如今皇上圣明,想来不会冤枉与我,便回来求助于皇上。”

  荣幼清换上一副古怪的笑容:“亲兄弟就应当相互扶持,皇兄若是有冤,朕自当还给皇兄一个清白,朕现在就下旨,着三司共同审查您的案子,保证还给皇兄一个清白。”

  仁清太子站起身,伏地叩头:“谢主隆恩。”

  “皇兄,你我兄弟之间,不必如此。”

  “皇上,罪臣还有一事,必须说清。”

  荣幼清立起腰板来,他知道仁清太子绕不开鱼难成的事,可是彻查鱼难成的死因就是查到龚光杰赵谨明还有先帝在位时的宫中财务,荣幼清想了想说:“皇兄,事要一件一件地做,先把你的冤案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煦廷现在还在东宫住着,回去看看他吧。”

  “皇上,罪臣想说的是九年前,鱼难成的案子。”

  荣幼清心中咯噔一下,万寿宫内的气氛冷了好一会儿。

  荣幼清才开口道:“这个和你的案子,是同一个。你也知道皇后是鱼难成的女儿,有些事朕不想听。”

  “皇上,当年是罪臣手刃鱼难成,栽赃陷害与他。如今罪臣想说明,鱼难成并未谋反,他当时只不过是听说北境开战,粮草匮乏,特地为我军来大宗粮草。他心中本是为国为民,虽说鱼难成有错,可他当时的惊人之举,或可免除其后人的罪责。”

  荣幼清打断了仁清太子的话:“朕准了,皇兄去看看煦廷吧,那孩子近日来身子不大好。”他看着仁清太子余音不觉的样子,分外着急。

  “谢皇上,罪臣放此滔天之罪,请皇上责罚。”

  荣幼清死死地盯着他,若是自己免除了他的罪责,那就从侧面证明鱼难成该杀,必然会有人拿鱼难成做文章,依旧可以找出龚光杰的罪证。可是若是不放过仁清太子,三司会审就会成为一个虚设的公堂,外人会纷纷猜想是他为了篡权陷害的仁清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