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传统的意义!



  一首贵妃醉酒落下,掌声雷动,姜然倒是很享受这种感觉,曲终人不散,他觉得,有人听,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了。

  每一次唱,都能有不同的感觉,能够感觉到自己在人物塑造上有着长足的进步,每一次只要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终究能够达到一个顶级的层次。

  就比如说,论艺术成就,你永远也琢磨不过那些个大宗师,但是如果你只需要用一生去钻研一个曲目,一个小小的唱段,哪怕是到最后仍然赶不上能够有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来。

  四平调的韵味,十足的平稳和耐听,再加上是一段永恒的经典,所以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很快,就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有些人甚至是专程过来等候的,在视频上,能够认出这个公园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很多附近人过来等候,如果能够见到姜然自然是最好,见不到的话也不算白来。

  “怎么样,对于自己的人气,还是蛮觉得不可思议的吧。”老者笑道。“再多一点人,你就可以考虑请一些保镖了。”

  真的算得上是一个里三层外三层了,但是众人都是很有秩序,没有高声喧嚷,也没有要求姜然来唱什么唱段。

  “贴身保护么?”姜然摇着头笑道,“我一个男的,要什么贴身保护。”

  “那,现在的人脆弱的可能都不分男女了,体质上,很弱啊。”老者笑道,“很少有人能够到了一定的年岁,还是身体爽朗。”

  “都是舒服日子过惯了,五谷杂粮,最难生病,不食人间五谷,那是圣人,是神仙,但是好像现在的城市里,也不会太过喜欢了。”姜然轻轻的笑着说道。

  随后坐在了栏杆,老者的一旁,“来《锁麟囊》吧。”

  “四平调?”老者眉头一挑。

  “嗯。”

  老者点了点头,姜然还是喜欢四平调这个板式的,唱的说快不快,说慢不慢,能够将一种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也最能够为人所接受。

  就如同《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一般,《锁麟囊》之中的四平调,风格更为的清淡一些。

  《锁麟囊》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千金小姐在出嫁途中,赠送锁麟囊给一位贫苦人家女儿,最后种福得福的故事,故事让人深思,程祖唱腔更是美到了极致,在京剧史上可以算得是不朽的经典。

  胡琴拉动,声音舒缓。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

  舒缓,却是能够听到一种切实的感慨,这哪里是怕流水年华春去渺,分明是闺阁之中,不愿出嫁,倒是有了些娇蛮和举动,这一句,不是感慨,而是一种嗔怪。

  看了看镜子中的人儿,心中万千起伏。

  却是。

  “一--样---心情别--样骄。”

  两句出来,很少有人再继续的小声嘀咕什么了,就连呼吸,都压得微弱了起来,似乎是怕打搅到了姜然,怕是打搅到了眼前的好景,良人。

  脸庞轻轻的一侧,手指轻轻的抬起,放到了耳边,轻轻的一捻,便是如同幽兰,点缀在了脸颊的一侧。

  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气质,恍若是就应当如此。

  姜然对于身段,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要是能够表达出人物,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便是可以了。

  梅祖的兰花指,有着几十,上百种,每一样,似乎都有着特殊的寓意,气若幽兰,不过后来者想要学,应该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了。

  最主要的是,太多的兰花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所以只能是放在展览馆里,当作一种美的象征来供人观看。

  “非是我......”

  ……

  一段唱罢,姜然轻轻的甩了甩袖子,从戏文之中退了出来,唱的,倒是还可以,只是人物,应该是立起来的,姜然并没有彻底的进入人物,所以听起来就差了一些。

  当然,喊嗓子,主要还是将嗓子喊得通透利落就好,练习,姜然从来都是半认真状态,若是认真起来的话,恐怕就跟演戏差不多了,但是姜然觉得,没有彩唱,没有扮上,没有必要演的太过透彻,人物到位已经可以了。

  “不该分心啊。”一旁的老者收拾了一下胡琴,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