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神经城南会戴权(下)(二合一)-第2/3页



  仔细阅读五十五回之后的内容,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贾府到处都是矛盾,都是败落,都是事端:赵姨娘大闹贾府,贾琏偷娶尤二姐,王夫人抄检大观花园……再也没有一刻安宁祥和,人人都在为自己算计,暴露了可怕的嘴脸。

  至第五十八回,老太妃忽然去世,贾府所有拥有诰命的女眷都要入宫哀悼。这里的笔墨,绝对不是随便一写的。

  上头没有管事的人了,下头的人便也胆大妄为起来。也是从这里开始,这个偌大的贾府,开始走向了自己没落的道路。

  种种迹象表明,这位老太妃才是贾家真正的贵人。

  老太妃薨逝以后,贾家就已到了多事之秋。

  有人认为贾元春入宫被皇帝晋封为贤德妃,是因为元春的舅舅王子腾的关系,其实不然。

  看看老太妃的薨逝带给贾家恐慌和失去靠山的危机,贾元春虽然还是宫中的娘娘,但孙绍祖却敢虐死贵妃的妹妹贾迎春,这些细节都说明贾元春不是贾府的真正靠山,王子腾也不是真正的靠山,是那位从未露面的老太妃,才是贾府的靠山。

  老太妃薨逝以后,贾家虽然看似富贵至极,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到了第七十二回中,贾元春在宫里的地位已经很微妙,从宫里太监来贾府索要银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再后来贾母的生日,虽然贾政外任归来,王爷诰命来参加,还有南安太妃贺寿,但已难挡贾府的衰落萧条。

  更进一步分析老太妃与贾府的渊源,还需要从甄家说起。

  原著五十五回老太妃生病,甄家随即奉旨进京,太太和三小姐进宫朝见,证明老太妃出身甄家无疑。

  甄家二姑娘被贾母盛赞,说她不自尊自大,表明比贾母地位高。北静王和贾家在老太妃葬礼中一起租赁房子,竟让贾母住了上院,除了体现出北静王拉拢贾家不遗余力之外,推测北静王妃就是甄家二姑娘。

  老太妃的“老”字突出比太上皇辈分大,应该与宁荣二公是一代人。

  生病后“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薨逝后规格显贵之极,都表明老太妃地位尊崇。

  且甄家有老太妃做靠山,自然富贵。

  贾元春能成贵妃,也应该得力于老太妃支持,因此也算元春宫中靠山。

  而老太妃一死,贾元春也从此失宠,太监陆陆续续开始过来敲诈勒索贾府。

  所以,通过戴权刚刚的叙述,贾环再次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于是,他躬身对戴权行礼道:“内相,果真不能将我大姐姐送出宫吗?就算是再加银子也可以啊。”

  “哈哈哈,贾公子说笑了,老太妃身边的人,岂是咱家可以插手的,贾公子还是绝了这份心思吧。”

  戴权哈哈一笑,觉得眼前这个孩子,就算聪慧,也终究是个孩子罢了,心思单纯,是个可以掌控的。

  实际上,在戴权得意之时,贾环心里也在笑,若是一般人,这般拒绝之后,肯定会生气或者恼怒。

  而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解了贾家最为核心的秘密。

  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大有可为。

  随后他有些失落说道:“既然内相没法子让我大姐姐出宫,那能否帮忙出手让她在宫里好过一些。

  环知道,不管在什么地方,上下打点,差人办事,都需要银子。

  每年环给内相五千年银子孝敬,内相在宫中人脉必然宽广,也一定可以给我大姐姐些许照顾。

  而我大姐姐若缺少什么东西,也劳烦内相帮忙让人带出宫来,环自会准备好。”

  说到这儿,贾环收起脸上的悲伤,随后见戴权似乎要拒绝,于是再次说道:“内相也别推辞,环虽年幼,算话却也是作数的。

  每年至少给皇家内库一百万两银子,表示环对皇上是忠心的。

  内相是皇上身边最得力,也是最信任的人,交好内相,也是表达对皇上的敬爱。

  至于给内相每年五千两银子,不为其他,只为内相这份交情,若又能给我大姐姐些许帮助,环不吝啬金银。

  以后,若我大姐姐熬出头了,环还有重礼相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