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地图”与“新闻”



  恍惚的光影与璀璨的星海在视野中不间断的跳跃切换着。

  早已规划好的航路上,一切生灵与一切事物均严阵以待——作为中继节点的世界极大地增强了自身在虚空中的表现,与之对应的,则是在这些关键节点周围的世界全部“暗弱”下来。这些经过强化的节点如同灯塔一般指引着运输舰队的方向,尽一切努力避免舰队出现偏航等意外情况。

  每一次短暂的停歇之后,舰队都会尽快地恢复所有因信息偏移差而导致的微小问题,然后让自身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向下一个节点移动。

  航路已经被完全净空,不会有任何天体、飞行器或者干扰现象阻碍舰队的航行。浩浩荡荡的护航舰队中有像是安普斯强击长矛和圣芒、圣鸢等这样的超级旗舰,也不乏诸如壁垒、镇星和群岳这样的阵地核心旗舰。不过在这里,曾经耀武扬威的它们只是捧月的众星。而它们所捧的明月,位于舰队的中央——直观看去,那好像是一架穿越时空来到这里的轰炸机,它的垂尾已经被“削去”,只留下了整体呈现出柱体、在舰首端则收紧成锥体的主体部分和带有弧线的、厚重且巨大的一对三角翼。

  这颗被众星捧起的明月所拥有的特征并不多,事实上,它最显眼的特征只有一个——庞大。它自身的体量规模已经超越了世界脉络一览座,成为帝国体系内当前仅次于世界枝干天顶座的第二大特大型量产单实体。它是帝国最庞大最坚固的巨型运输船,只有它,才能担当得起运输这样的资料的重任。

  在数层联合护盾的包裹下,它平稳地航行着,跨越一片又一片星海,同它的许多“兄弟姐妹”们一起,将这些资料送往它们的归宿——帝国的中央数据处理中心。在那里,所有舰船中的对应数据都会被一起分析研究,它们最终将会被融合到一个模型中。厽厼厽厼

  理论上,这个模型的样子并不会太过复杂——它会像是一个放倒了的盖子。

  然而,这个巨大模型之中的每一个点,每一处曲率内部......绘出它们的笔墨中,都混杂着血与泪。

  ......

  “正在进行数据检疫......所有数据检疫已经完成,所有数据正常,未发现死潮污染及其痕迹,可以输入。”

  “输入相关数据......划定存储分区,相关资源预加载......加载完成,随时可以以最高功率投入使用。”

  “数据已经输入,开始校对各组数据所用算法与原始参数差异......所有原始数据已经完成多重备份并分别封装。已经完成比较,开始统一原始参数与相关算法......完成统一,开始进行数据联合......”

  “部分数据丢失......调用备份重新录入。部分区域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数据联合研究后发现,初始参数的差异和相关算法的差异会导致结果存在巨大不同之处。按照有关要求,统计所有带有这类属性的数据,其前后所表现的差异均需在模型中体现。差异过大之处标记为具体情况存疑存疑,记录相关的试验场坐标作为参考依据,方便以后进行更进一步的针对性勘探试验......”

  “已经确认各组数据协变,开始统一建模......载入帝国疆域模型,载入所有试验场的虚空烈阳相对坐标,载入模型生成算法......映射关系已经确定。开始生成模型。”

  帝国的“虚空地图”在亿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历经无数次打磨后精准度和完善度已经相当高。不过......过往的帝国虚空地图始终缺失了一部分——帝国的疆域理论上不仅仅局限于秩序和离开世界屏障后就能触及到的虚空。在那除了通过大门以外,以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抵达的死潮领域之中,同样存在着帝国的一部分“疆域”:死潮稳定性阴影。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换之后,原本应当向所有方向都无尽延伸的帝国秩序疆域模型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底层”,而在这“底层”的下方,在模型所呈现出的、永远翻滚着不稳定的黑红色扭曲旋涡的那片诡异领域中,有一些点的活动逐渐停了下来。

  刚开始,它们很小很小,小到即使是帝国的存在们凭借超凡的感知也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仿佛具有生命一般。这些静止的点开始迅速扩大,并且开始将那永不静止的迷雾“冻结”。点之间连成线,线之间连成面,死潮领域因此而被切割开来——在切割面的上方,死潮的活动趋于停滞,而在切割面的下方,那永不止息的云雾仍在继续翻腾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