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路”



  “与死潮有关……莉尔,你指的是……稳定性阴影?”

  “这是相对而言最有可能的一个方面了。”维斯瑞凡点点头,“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死潮领域内部探索。我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资料也很有限,其中的多数又来自Σ,现在的我们研究死潮更多还是要依靠猜想。而死潮稳定性阴影……是目前可能性比较大的方向之一。”

  “这一猜想的存在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对于跨世界秩序文明而言,秩序文明的“内部”爆发死潮灾难的概率低于在“外部”爆发的概率。并且有资料大致表明,随着文明疆域的扩张和文明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造成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在文明的“下方”存在着某种秩序对于死潮领域的扰动,这种扰动足够压制死潮的活动。我们沿袭了Σ的叫法与部分模型,但是我们目前还并未依靠自己的力量观察确认。”

  “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推论,就可以得出这个猜想的大框架——如果这个阴影的强度只与文明的强弱有关,那么文明需要做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力量。对于其他弱于自己的文明非但不应给予帮助,反而应该用最经济的手段进行打压,因为相比于强大的自己而言,它们都是不堪一击的“脆弱点”。”

  “如果是这样的趋势发展到最后,虚空中将会只剩下一个或者几个强度不相上下的超级文明——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我们可以确定Σ曾经拥有着相当完整的、兼容下层文明的运作体系这一基本现实。这与我们之前的推论相矛盾。”

  “如此……那么实际上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维多维尔微微皱了皱眉头,“文明的“多样性”这个宽泛概念中的一部分有可能与Σ自身的形成的阴影的强度有关。并且,这一关联相当直接,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导致的变化十分明显。为了尽可能增强该阴影的稳定性,压制文明内外可能出现的死潮灾难,Σ围绕这一效应建立了完整的文明多样性保护体系,而这一体系所能涵盖的范围……十分巨大。”

  “不过……这些才想太过宽泛了。可以被构建的预测执行方式成千上万。这其中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哪些效率高,哪些效率低……我们现在无法依靠实际的资料和证据确定。”

  “如果猜想成立,这也是我们要走的路。不过……现在的我们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在进入到“小心求证”的阶段之前,它们必须也只能是猜想。就像现在,即使越来越多的实际现象能能够让我们认为死潮是“存在的反面”,这一条描述在部分实际应用方面已经被我们当做定理来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切实的证明,我们也只能认为这一猜想十分接近真相,然而……猜想自身的性质终究与定理和真相有所差距。”

  “不知道大家会在哪一步里开始做这些。作为新时代的砖块,到底会去砌哪些方面的墙……还真是不好说呐。”

  “这跨度有点大……”维斯瑞凡摇摇头,“不过……这其中确实有值得期待的部分。因为对于我们而言……新的路上,我们或许可以更多的注意到其中的关键点和亮色,而不只是陪着时河一起流淌。”

  “新路啊……”

  ……

  有许多任务需要做。

  “时间”究竟过去了多久?

  帝国以信息变化的程度衡量时间的跨度,以信息变化的速度衡量时间的流速。在哪接二连三的大规模灾难中,整个帝国的信息流动并不均匀,而大规模的死潮灾难本身就能摧毁一切。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帝国需要再一次校准基础时间。远征纪年123,218,517年,这是在帝国的时间中被划下的最新刻度——它不一定准确,它只能保证相对的均匀,相对的靠近“真实”。

  帝国的各个机构需要调整,甚至可能需要重组。同时,新的要求、新的规则确定的权利与义务也需要有对应的执行存在。考虑到帝国第一部分全境级别的基础规范以及无限制抗挤兑计划所需要的巨大投入、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在实现它们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巨大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