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曾经路漫漫



  以远征行动以及全部的计划的确定与开始实行这一时间为节点,时间被再一次分割,过去的时间已经过去,它们之中被记住的部分保留了下来,它们逐渐沉淀并成为了上一个时代。

  这上一个时代,终究还是留下了太多的迷雾和缺憾。

  在那最疯狂的时期,帝国甚至将世界枝干那样蕴含着无以数计的世界的庞大虚空结构当做是世界本身、甚至是当做星辰一般随意塑造或者熄灭。无以数计的它们在虚空中肆意蔓延,形成混乱而巨大的疆域,它们本身或许并不稳定,但是来自Σ扩散性场等外因以及来自整个帝国自身的全力压制和控制能够使得它们在虚空中存续并听从帝国的安排和命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它们绑在整个帝国上的更多因素,并不来自于实际性的器质。

  虚空有二十六个象限,而根据后来的考察和测定可以大致确定,那座“象限大陆”鸣响的丧钟声可能能够传递到整个象限,而那钟声的杀伤范围可能至少涵盖了Σ曾经所有的疆土——当然,现在一切证据已经湮灭,而帝国无论是曾经的鼎盛时期还是现在支离破碎的残迹都不可能明确探究那个早就遭遇死潮重创失去了太多的细节和准确的强大文明到底都会怎样。帝国只能根据记忆之中,那无尽蔓延无边无际的、跨越自己可能想过或者未曾想过的存在位阶和属性细节的九层血色天空内部能表现出的种种细节和可能来进行理论性的推断。

  本身,这些理论可能就不一定准确适用,而如果再考虑到那九层血色长天都涵盖了什么、影响了什么,以及它们本身可能都被死潮污染腐蚀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一切可能并不准确,所有理论进行出的推断也最终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毕竟,帝国受到最直接影响、受到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也都在那座大陆本身所扰动单一象限内。位于其他象限的世界本质上并未太过受到“丧钟”的影响——似乎一直如此。

  可能丧钟本质上并非理论推断?或者说它们已经经历了太大幅度的削弱以至于它们实际上已经相当虚弱,帝国应该不是第一个,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帝国并未记录到曾经在哪一时刻自己的疆域内部出现过那样高程度的大范围扰动。

  曾经,帝国的核心区域还有部分世界枝干结构和世界脉络残迹保留下来,但是随着帝国进一步向稳定和低层跌落,那些并不十分稳定的残骸结构和残迹出现了进一步的解体,大量的世界本身和世界内部已经大幅度衰弱的种种设备和世界控制结构在虚空中经历了巨大的虚空偏移差,它们之中的绝大部分恐怕都在这其中被直接碾成了一道道噪音,即使没有第一时间直接被虚空吞噬,巨大的冲击也很有可能对它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它们前后的规模不会处于同一层次。

  被新组建出的生命和被修复的傀儡自身生命强度似乎出现了相当层次的下降,他们与它们似乎都难以抵抗跨越遥远虚空而出现的信息偏移差影响,这可能是帝国整体的对世界观差异抗性出现了下降,也可能是舰队的伪装世界屏障表征属性和构成内部环境的逻辑运作模式之间彼此不再完全协变,也可能是旧有的标准并不适用于现在......而更不要说现在能够被全面调动起来的大规模舰队现在整个帝国似乎已经能“数得过来”。

  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和可能,所有的生命和还有演算处理能力的进化矩阵残迹,以及绝大部分,或者说全部的“高级人才”,也就是曾经的各个天区统治者们不得不全都留下来,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尝试解释、解析和解决目前缠绕在帝国内外的种种问题。

  有相当多的设施已经被忘记了原理如何以及如何操控,而也有相当多的设备虽然还被记得大概的“操控模式”,但是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本身应该被用来执行什么目标等等也都被忘记。虚空烈阳拥有对大量知识的备份,而帝国也有部分数据库保存在核心疆域。如果及时处理,或许整个帝国并不会因此而直接变成原始人。但是可以确定,要使得那些古老的知识能够被重新用起来,能够与现在的环境相匹配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它们并不直接就能适用于现实,它们必须被所有生物学习、被生命和现实进行再次的理解和“打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