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渊之差



  曾经璀璨的秩序星空正在被阴云笼罩,风暴与火焰蹂躏之下,秩序的光芒正在迅速转化为昏黄的余晖,然后在黑暗中被彻底熄灭。

  从真实的实际来说,秩序疆土横亘十几亿个秩序世界的星明帝国,还远远没有真正深刻的理解过一个完全的世界从诞生到衰亡的所有过程——联邦时代的历史跨度,也不过三百五十亿年左右,即使加上宇宙诞生时期最初的那近百亿年,对于宇宙而言,这也不过是个最初的开端而已——即使拥有文明主轴,帝国也极少会将足够庞大的精力放置在观察一团没法提供工业价值的信息体演化上。那些信息体要么会被帝国的力量彻底转化,要么就会化为战场,在双方猛烈的火力夹击之下彻底消失。

  或许……这一时的力量膨胀与技术暴涨确实帮助整个帝国获取了相当巨大的缓和空间,而在获取缓和空间的同时,强大的帝国舰队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扳回了劣势,甚至可能一度取得了优势——但是,帝国面对的,恐怕远远不是需要面对的敌人的全部。

  帝国与Σ文明之间的差距,恐怕根本就不只是数量级的问题,或者说——帝国要想真正在综合力量的层面上获取对Σ文明的全面优势,通过堆叠数量级的方式或许的确可以最终抵达目标,但是恐怕……最后时刻需要的数量级比曾经的预估要大—很—多。

  也就是用数量补质量。

  “等等,为什么会……这些知识,这些想法……”

  “我们……我们到底是什么?”

  ……

  当某些隐藏在场下的阴影重新被暴露在天光之下,恐惧与惊愕的思潮与越发浓郁的死潮污染气息一起,在帝国舰队的网络节点之间蔓延,形成一簇簇播撒死亡的链条。在思潮与自身灵魂层面的质疑之下,无数灵魂倒了下去。

  ……

  广阔无垠的虚空……帝国才见识过多少?

  一个世界从诞生到灭亡,璀璨的星空对于整个宇宙,整个世界而言……也不过只是整条漫长的时间轴中明亮但短暂的一小段而已。

  一个世界的秩序区间的确可以用宇宙基准稳定锚和资讯星网衡量并控制。但是世界之中的一切信息占据的深度与广度……它们要远比宇宙基准稳定锚和资讯星网能囊括并“钉死”的范围更广。

  当世界的前身奇点在虚空中亮度点亮创世辉闪之后,这个骤然膨胀的庞大混合资讯模型开始从虚空中汲取难以想象的宏伟创世纪力量。在一切都还是纯粹而炽烈的光芒的时候,世界结构开始缓缓成型,虚空赋予的太初第一力与周围世界、甚至可能是虚空环境本身的影响会在原初的混沌光芒海洋中创造出微弱的扰动,这些扰动会迅速传遍整片海洋并使得原本均匀的混沌获得第一推动方向与变化趋势——

  庞大的信息涨落中,世界的底层协议开始在第一力的推动下完成基础的搭建,它们是世界运作的基石,世界自洽存在最基础最低级的“容纳底线”。当它们逐步确立之后,底层协议之间开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形成千万条丝丝缕缕的联系,无数关联与影响牵引着逐渐冷却的纯粹光芒,让它们彼此碰撞、融合并逐渐形成更加稳定、更加“详细”的基础信息关联映射,无数对应与信息实际本征体现的最微观粒子对与胶体微组开始出现。世界金字塔的上一层砖石——映射管理层在交互中成型了。

  随着创世辉闪赋予的原初第一力变得越发稀释,越发明确于固定的细节,关联与映射进一步冷却,沉降、它们之间开始进一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已经近乎具有实形结构的信息元已经不再具有多么混沌的属性,从物理角度来看,它们仍然具有足够触发融合与激发兼并的能量,但是这样的能量已经不足以使得这一切拥有重回太初大爆炸时超高能环境的条件。

  这些碰撞与兼并将基础的秩序映射融合起来并进一步使得它们趋于稳定。真正的坚固实形资讯体——构成物质的基础粒子出现并互相作用,形成更稳定、更大尺度的微观结构。结构系统层,也出现了。

  在秩序生命的眼中,这一刻,是宇宙星空生命的开始。

  当一切冷却、沉淀下来,混沌从广阔的太空中褪去,系统结构层形成之后留下的不均匀,将会使得物质发生富集,资讯之间的推动与相关影响趋势不断融合发展。第一代庞大的幽蓝色恒星开始逐渐点亮黑暗混沌的太空,在那个时代,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那些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甚至可能在挑战法则极限的巨大恒星可以肆意挥霍自己的资源数千万年甚至更久——随后,无以数计的、威力难以想象的超新星爆发会将更多的轻元素与少量重元素推入太空,黑暗的幕布上将在漫长的时间里遍布宇宙中最壮观最绚烂的烟火——引力开始引发各种各样的现象,并成为宏观尺度中主导天体运作最直接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