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基建,以及神界二三事(一)



  越发投入,在无意识中流逝的时间也就越多,这句话即使是现在的星明帝国也同样适用。

  在热火朝天的奋力工作所无视掉的数百年时间之中,大大小小的飞船被动员起来,向其他不同的宇宙移动,飞船上带着大量的帝国人民——说是军人也没有问题,还有自带资讯物质转化装置和空间通道晶能反应炉的工业基础模块,大宗的人员与货物在虚空中交替穿梭,而位于每个宇宙的南、北天极终端控制塔台就像航管站一样工作着,为在虚空中穿行的舰队导航。

  万年以来,一直沉寂的虚空通信区终于在一定程度上热闹了起来,虽然充斥着每一个频段的晶能信号都是帝国飞船发出的,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至少会带给整个文明一种感觉:这个宇宙,还有周围的环境已经不再是星明帝国逃亡之中建立的临时根据地和拓荒区,这里,正在真正的变成一个新的家。

  工业基础模块就像是一团干细胞,只要加以稍微的控制,它就能最终变成任何一种被需要的造物,在首府宇宙之外,几十上百的巨大“共底圆锥”正在这些工业基础模块的辛勤搭建中迅速成型,金色的晶能光芒代表着星明帝国的手段与力量,在或是昏暗,或是璀璨的,瑰丽而不同的不同太空之中,类似的场景在不断发生着。

  每一次宇宙基准稳定锚开机,每一次跳跃在水晶矩阵之间的金色丝线在中央数学率主机的催动之下骤然绷断延伸至宇宙深空之后,这些将会从除了信息视野之外的任何一个观察角度中完全消失的明亮丝线就会将宇宙的命运与位于它中心位置的巨大设施连接在一起。

  而每一次这样壮观的宇宙辉闪,都代表着该宇宙的自然法则开始受控于星明帝国,这个宇宙的所有基础宇宙参数,还有信息流动与演变速度都将处于帝国标准控制之下,由极微量高频晶能调制而成的信息扫描波会每时每刻扫过整个宇宙,为宇宙基准稳定锚校准世界提供来自宏观世界的基础数据。

  ……

  而在两个相对较为“偏远”的殖民宇宙之中,在最遥远的星空深处,秩序世界的边缘,一对无比巨大的“门柱”正在静静地运作着。

  这“大门”的实体结构其实并不多,实际上,构成它的实体结构只有两跟规模足以称得上通天贯地的淡金色巨大金属圆柱,每根巨柱都足足有三万公里的长度和超过一千公里的直径,在实体单位的建设记录中,整个星明文明建造过的,比这两对金属圆柱规模还大的实体设施,恐怕用一只手就能数出来。

  金属圆柱的内部包含着强大的能源回路和数学率主机阵列,不过这些存在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大门中间的特殊环境——跨世界资讯对接区域的稳定。

  从遥远的太空中看,这部分区域中间就像弥漫着淡金色等离子电浆“汤”一样,但是只有在资讯视角之下,才能看出这片壮丽景观之下的真正情况——本质上,这里所充斥着的,是一种与主宇宙完全不同的宇宙背景辐射,这片宙域所弥漫的法则与主宇宙的基础并不完全相同。

  实际上,将世界之门放在宇宙的边陲,甚至接近世界屏障的地方,然后还是用了当前的特殊调制频率,这些弥漫的金色电浆汤实际上可以说就是一片以自身为基础结构分层隔离缓冲不同种类映射的“结构层”。这些做法,已经是在技术不够的情况下对自然所做出的最大妥协了。

  伊卡利姆所制造出的最早的世界之门样机直接在资讯频率转移区使用目标世界的频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星明帝国见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碰撞——世界之门试验机开机之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频率与其中规律不尽相同的信息映射会通过沟通泄露的信息通道互相倾轧,其中的冲突之处将在实际的宏观世界中引发剧烈的法则倾轧,在一个信息聚合体中,平权而矛盾的规则所导致的只能是湮灭。

  资讯层面的灾难,在波及到物理世界之后的壮观与可怖是难以形容的——世界之间出现这种类似于“概率重叠”的事件就像一个人凭空卡进墙里一样,不过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个情况下,这个人和墙壁恐怕可以被看做是互为反物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