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晶能漩涡



  只有失去了,才会知道曾经唾手可得甚至可以随手丢弃的东西有多宝贵。

  空气对于陆上生物,水对于水中生物而言,都是无处不在的背景环境,在平时,这些生物并不会感觉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异常,直到这些长久被作为背景的存在消失之后,它们才会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异常之处,哪怕曾经它们还有可能认为这些背景环境是阻碍它们拓展领地的障碍。

  对于文明,同样如此。

  曾经,当联邦的探索队伍将宇宙中的最后一个星系也锚定了空间谐振枢纽之后,“宇宙”这一概念可以说几乎彻底失去了它曾经被赋予的各类意义,例如无限,例如完美,例如亘古。

  在世界屏障的约束之下,这些神秘而宏大的概念都在文明一步步的探索中被逐条击碎。维多维尔等人自然也知道,他们也是这样的人之一,他们厌倦了秩序世界的条条框框,受够了各种法则交叉封锁之下的各种拘束,他们渴望去探索宇宙之外,去探索全新的领域,因此,他们在拥有晶能使用技术之后,在这种高位阶信息的太初力量帮助下,他们迅速研究出了数学率设备,研究出了可以直接从信息涨落之中获取物质的技术,并开始准备争夺天道的权柄。

  至少,在被死潮天灾直接从宇宙中扫地出门然后在连个可描述的概念都没有的终极虚无与广袤之境中歪歪斜斜爬了几千年还得时刻担心会不会被秩序场外的虚空环境直接归零之前,维多维尔等人的确抱有过上述想法,当然,程度可能并没有那么高就是了。

  因此,在重新投入秩序世界的怀抱之后,虽然表现的并不怎么激动,但实际上这些人心里各个都感动的快要冒泡了。当然,感慨完之后,要做的事情还是必须做的。

  比如现在,在空间谐振枢纽完成之后,维多维尔便开始准备将晶能水晶加上推进器塞进工程子机人后运载到另一处质量焦点位置,然后用这些可能是经历过相当程度的基础赋值的水晶,或者说炸弹——在世界屏障上炸出一个缺口,然后找到从虚空中获得晶能的方法。

  拥有晶能造物技术之后,帝国方舟舰队如果想要额外制造东西基本都需要数学率核心直接或者通过遍布全舰的导能轨道引导晶能赋值并逐渐凝聚或者衰变为需要的设备和材料。这个过程看起来可以说与3D打印或者全息投影形成的过程极为相似。

  在曾经,帝国制造方舟舰队的时候,为了加快进度,同时也是由于对过于冒进的技术心存忧虑,这些身形庞大的方舟是在常规类型的船坞中被建造完成的,它的装甲板和各类缓冲、冗余结构甚至包括作为整艘飞船命脉的晶质导轨,这些结构的材料都来自宇宙封锁区内的各个晶能相关站点,然后在一个个呈垂直六棱柱的巨大笼状结构中被最终总装成型。

  而现在,以数学率核心为工业母机来进行工业展开的方式,一个原因是因为此前可以加工有关设施的大型机械已经失去,这也算是一种补偿手段,还有一种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这种手段本身:将信息涨落导入纯数学环境,然后通过信息赋值来将晶能,或者说这些纯粹的信息涨落沉淀或者衰变进而转化为世间万物的做法。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在复制创世纪时发生的场景,是从纯粹的单一秩序态混沌资讯中提取出所需物质的方法。

  那么,假如能拥有足够量级的晶能,同时拥有万事万物的信息公式,那么,拥有无限的晶能的同时便是拥有了一切。

  ......

  一百一十三光年之外,试验场。

  这里距离最近的宇宙秩序空间尽头折返点大约十光年左右,按照之前翟卡希尔的观察结果,位于这里的质量焦点是一个挺大个的夸克星,它的引力十分强大,以至于周围的空间都在这里弯曲变形,在星光都会被弯折的强引力场中,一些没有厚度的弧形全反射镜面正在不断生成或者消散——这是空间在巨大的弯曲引力场下曲率急剧增大并已经处于翘曲闭合临界的状态,如果夸克星的密度更大些,以至于就连夸克也无法维持自身那无以确定的形态的话,那么这片空间将被压垮,一个闭合的视界将就此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