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防线失守



  以所有的弹药生产车间所有的余力,在不影响虚空飞船制造所需供给的前提下,残存的联邦文明拼死制造出这数以百亿计的晶能导弹,在这些导弹所组成的连亘几十亿光年的天罗地网下,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终于正立与自然的面前。

  “这里是情报节点一次汇总——长官,我们的火力成功制造出了规模足够的隔离带!”

  在数千观测者紧张的注视之中,晶能弹头绽放出的星系级密度的晶能闪光中,污染的势头终于得到了遏制。

  在距离晶能旋涡几万光年的地方,数座呈正六边形的金属“笼柱”被锚定在空间中,大大小小的机械手臂正在构成这些笼柱的长梁上滑动,将来自剩余的宇宙各地所组装出的配件进行最终组合。

  在作为临时最高基地的双锥空间站外围的环形接驳区域上,已经有数艘身躯庞大、造型奇异的新舰船在此停泊。从体量上看,它们仅仅比“天舟”级飞行砖块深空货舰要小一些。

  在外形上,它们的外形线条要柔和得多。飞船的尾部仍然采取原本塔洛迦级改进型的“四加一”捆绑式推进器,只是体积相对更大。

  飞船外壳看起来,就像是由部分类似于巨型甲虫的胸腹部附甲拉长并愈合在一起一般,构成他们的材料,则是进行过目前可以做到的最高级别充能的晶能装甲。在这最后的时间里,联邦仅剩的工业体系拼尽全力,以尽可能多的措施尽最大可能保护舰体内部。

  总体来看,这些飞船就跟像被拉长的种子一般,只不过是横切面并不是正圆,而是略微拉长的椭圆形。飞船内部结构相对简单,除了尾部的晶能能源输出系统和常规晶能推进器之外,剩下的大型设施便只有一个以晶能驱动的、可以在现实中匹配与制造物质级信息映射的数学率演算核心。所有成员的个人需求被压至最低可生活值值,而剩下的庞大空间则全部作为货舱使用——存储晶能水晶,在踏上单行线之后,这些水晶就是维持生命的源泉。

  这些飞船的制造并非一帆风顺,最早的主动式虚空引擎在进入虚空之后曾经出现过信息偏移量调整失稳,载机整体被虚空乱流卷走的情况,数台试验样机及其承载体因此而损失。

  而在通过足够的补偿修正装置稳定住引擎之后,又出现了预想的编队由于通讯问题而无法作为“编队”在虚空中航行的尴尬局面,但是即使出现的问题如此之多,损失率如此之高,决策层也无法按照几千年前那样的要求来进行试验了,很简单——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艾森德尔,你们的工程进度怎样了?”在船坞附近漂浮的一个小平台上,几个有关技术负责人,比如翟卡希尔、艾森德尔还有卡文瑞尔,正在汇报工程情况。

  “工程进展相对顺利。”艾森德尔回答道,“我们现在正在生产第二批次的舰船,曾经面临的问题,包括虚空舰队在进入宇宙之后的编队问题,虚空引擎本身的稳定性还有短距离的自我复制性信息段通讯器都已经开始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

  “很好。”全息影像中的维多维尔轻轻点头作为肯定,“这些新的系统稳定性如何?”

  “秩序场微调频系统和主动式虚空引擎与中央数学率核心的联动测试已经完成了,目前看来稳定性是可靠的。”卡文瑞尔接过了话题,“不过最后一项,自我复制性信息段通讯器的测试结果目前并不乐观。”

  “嗯?”听到这样的回应,维多维尔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出现了什么情况?”

  “还是虚空的分解能力。”卡文瑞尔耸耸肩,一脸的无奈,“虚空的分解能力太强,一旦离开自洽秩序场的保护,信息在虚空的传播过程中就会受到非常强的拆解与归零。对于这些信息段来说,这样的归零并不是连续和线性的,尽管可以用信息发送出去后其自带的残余晶能进行复制来代偿一些损失,但是信息的最终传播能力仍然不稳定。”

  “……虚空的条件超出我们的理解太多,即使我们之前的一切数据都是正确的,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很有限……阁下,请允许我打个比方,我们目前所做的,就是将所希望传送出去的信息做成类似于“同心球”的结构,通过多层外壳来加强数据的自持稳定性,包括所有的球壳和球心都具有同样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