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倍



  中州祖阳城,大崇大使馆外。

  这狼蛮人驻新汉的建筑地处城中闹市,路上夏族男女来来往往,时有蒸汽车带着蒸汽机轰鸣声飞驰而过,街道两旁诸夏传统楼阁林立,一副繁华景象。

  现在已经入夏,此时又是正午,烈日颇为火辣,一气喘吁吁身着短衣的夏族黑瘦青年正死命瞪着脚下的人力三轮车往前骑行。

  这里距离大崇大使馆已经不远了。

  “呼呼呼……”

  听着这人剧烈的嘶吼声,坐在车上身着呢制大衣的夏族微胖中年眼中闪过些微不忍之色,他开口说着:

  “好了,我钱不少算你的,停下吧。”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三枚银文递给了车夫。

  “谢……谢谢大爷!”

  这穿着短衣卖体力吃饭的车夫停下了车下了地,弯着腰喘着粗气接过乘客的车费千恩万谢的说着。

  中年男人眼中闪过一丝轻蔑,状似无意的说着:

  “小兄弟你这体力不行啊,话说这车费怎么这么贵,还没跑多远呢。”

  车夫好不容易缓过气,抬起黝黑中透着稚嫩的面孔说着:

  “哈?大爷,不都是这个价吗?”

  中年人被逗乐了,他气笑道:

  “我去过大崇,那里的车费大概只有你们这的三成多点,按你这个跑的距离,放在大崇最多也就收一枚银角。”

  银角是大崇的货币,银文是新汉的货币,两者用料等同,价格几乎一致。

  “啊?大爷,我没去过大崇,我们这的车费就是这么收的,按大爷你说的,那大崇的车夫同行岂不是要穷死。”

  “也不见得吧,大崇那物价便宜些。”

  中年人想了想,又问道:

  “你还没到目的地我就给了你全额车费,你且回答我几个问题如何?”

  “好嘞,大爷您说!”

  “你们这米价多少钱啊?”

  “额……大概是一银文二十斤左右。”

  车夫思索了下回道。

  “你看,大崇那米价一般是一银角三十斤上下。”

  中年人内心更得意了,继续问着:

  “那你们这面粉价呢?”

  “嗯,我前天刚买过面粉,当时价格是一银文十斤。”

  “你看,你们这东西价格比大崇那贵了快一半啊!”

  这中年人故作惊叹说着。

  稚气未脱的黑瘦车夫茫然的看着客人,这人刚刚毕竟给了钱,虽然他不明白这人再说什么,他还是接过话问道:

  “额,大爷,那大崇车夫每月多少进账呢?”

  中年人眼珠子一转,说着:

  “二十银角。”

  “噗……”

  黑瘦车夫差点笑喷了,他断断续续笑着说:

  “大人……我一个月……大概六十银文的进账。”

  这中年人听了这话,顿时一惊,刚刚生出的轻蔑登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快速问道:

  “那你们这卖苦力的工人呢?”

  “一个月大概是三十块银文吧,不过他们包吃住。”

  “钟表匠人呢?”

  “小作坊的师傅月进账大概五六十块银文吧,看着和我们差不多,但他们那是技术活,比我们卖体力的轻松多了,干我这行吃得多有时候还磕着碰着,车子还要修。”

  说到这,这黑脸小哥反应过来了:

  “大爷您是大崇来的?”

  “不是,我是云州的,前段时间刚从大崇跑商回来,第一次到祖阳城,感觉东西价格好贵啊。”

  中年人勉强笑道。

  “哦,云州可能价格和这是有些区别,大爷您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了,你去吧。”

  “好嘞!”

  听了这话,小哥踩着三轮车慢悠悠的去了。

  望着这车夫背影,这中年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自己内心的惊愕,茫然的看着车夫小哥背影。

  “怎么可能?新汉人做工每月进账竟然是大崇人的三倍?”

  “东西价格是贵些,这样算下来他们每月进账可以买的东西也要一倍于大崇人!”

  这中年人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他确实是大崇刚刚派来新汉的人员,对新汉事物一无所知,猛的知道些情况,顿时感到不是滋味。

  “不行,我是官府的人,快停下,不能想了!”

  这人猛的摇了摇头,转身向着大崇大使馆行去。

  这大使馆用高大石墙围着,看样子很是粗犷,只留了道大铁门作为进出通道,他走到门前也不说话,卫兵们已经认出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