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秘



  津门港港主府,一处楼阁。

  这楼阁依水而建,一湾小溪绕阁而流,水质清澈见底,十几尾锦鲤在其中嬉戏,溪旁有着青松翠柏,奇花异石。

  此时晚春,又是正午,阳光明媚而不灼人,透过树叶枝条在小溪的河床投下零碎的光斑。

  楼阁中靠着这小溪的一雅间,正布着一私宴。

  雅间正中安放一黑色木案,两人相对而坐,木案上布着三荤三素一汤共计七道佳肴,两人面前还各有一壶美酒。

  听着身侧小溪泊泊的流水声,津门港港主孙长胜看着对面的亲侄自得一笑,拿起酒杯,满满一饮,而后说道:

  “国平,你在巡警局经营的好,那些人的动向全都没瞒过你。这下可好,我已经把丁远山郑复礼干的那点破事禀告朝廷,国君大怒,已经命明镜监的人来津门港调查此事,一旦查实,立刻就把丁郑二人押回明镜监受审。”

  巡警局治安司司长孙国平连忙拿起酒壶,为叔父面前已经见底的酒杯斟满酒液,恭敬问道:

  “叔父英明,只是国平有一事不明,为何这丁远山修习邪法,竟然还能任这巡术司司正一职?”

  孙长胜听了这话,表情一凝,抬头看着面前的亲侄一眼,斟酌道:

  “国平,你现在是巡警局治安司司长,按大崇官职,是八品小官,这事你本不该知道。”

  看着眉头微皱有些失望的侄子,这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满意一笑:

  “不过这次丁郑二人都很可能被革职查办,到时候巡警局局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我帮你向朝廷请功,这位子就是你的,到时候按大崇官位,你就是六品,按照官府规矩,这事你也有知道的资格了。”

  说到这,孙长胜不再卖关子,低声说道:

  “所以提前告诉你也无妨,不过你要记好,这事是大崇机密,决不能泄露。”

  孙国平听了这话,连忙起身,双身相叠,俯身行一诸夏古礼说道:

  “诺!”

  孙长胜微微点头,向这年轻人做了个坐下的手势,而后身子往前微探说道:

  “本朝建国到现在已有八十年,你先把你所知道的本朝建国历史说说。”

  孙国平听了叔父的问题,眸子微沉,回忆起过往所学,随即答道:

  “按照历史记载,九十年前,建国二百八十年的大卫朝民生凋敝,治下民不聊生,后各地起义军群起,本朝开国国君挟三尺剑,邀诸夏术士门派加盟,屡战屡胜,一路横扫诸多义军,堂堂正正击溃大卫朝,这才建立了这大崇,至今已有八十年。”

  孙长胜微微点头,低声说道:

  “这是官方的说辞,大概上也没错,只是隐瞒了些关键性的内容,而这部分,就是真正的官府大秘,你且记好,日后决不能泄露出去,否则我也救你不得!”

  孙国平听了这话,眼中精光一闪,心脏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立刻斩钉截铁的答道:

  “诺!”

  “前朝大卫朝建立前,诸夏术士宗族门派繁多,大大小小的宗门遍布各地,按照诸夏历史,这历朝历代每次鼎故革新之时,术士宗门都会趁势聚众想要逐鹿诸夏,而最终每次新朝建立,这新朝也必然是术士宗门所建。”

  孙长胜缓缓说道,看着陷入深思的侄子,他继续说道:

  “这术士修有法术,伟力在身,聚众也是正常,这大卫朝皇室自然也是术士门派,他们建立新朝后,有感于朝代变迁中术士宗门扮演的角色,决定伐宗破庙,仰兵峰之锐,逼迫那些术士门派交出法术传承,归顺官府。”

  他停顿片刻,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这其中,固然有宗门被灭门后被官府夺去传承,也有宗门迫于压力归顺官府,但更多的宗门合纵连横,选择逃离诸夏,在海外建国,这就是新汉的来历。”

  孙国平连忙为叔父斟满酒,就听到他继续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这大卫朝二百多年间,历经大治,衰退,中兴,腐朽,官府中的某些法术又有部分流到民间,有人得了法术,又在民间建立起了术士宗门,当时大卫朝国体松弛,已经无力镇压这些祸乱的根苗。”

  孙长胜沉默片刻,用一种孙国平从未见过的复杂表情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