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棺巫溪的千年之策-第2/3页



  就像在记载王莽与棺巫溪这段所写的一句话。

  “衡量一个领袖的标准,是看是否会为了地位而牺牲原则,如果为了更高的地位牺牲原则,那就不是一个好的领袖。”

  这话看起来倒更像是符合现在军阀混战的局面的,要不是用写在古书上,封羽还以为是那个首长说的话呢。

  书中关于关于棺巫溪的记载还有泛泛其谈,多也是些无足轻重之事,新朝王莽被杀后,棺巫溪神秘失踪,下落不明,据说他从王莽的国库内得了一样物件。

  早在王莽死前,棺巫溪就与王莽有谈,论起天下大道来。

  棺巫溪的理想中,是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天下同乐的文明国都,棺巫溪通晓天文地理,知道了王莽死时会身首异处,问王莽说:“君,是否惧死?”

  王莽回:“死?何惧?惧天下之乱,惧百姓之苦也。”

  棺巫溪知道他的措施不会成功,不是时代造就英雄,而是时代泯灭了英雄,要放在民国的现在,棺巫溪绝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之后新朝溃败,王莽身死,新政宣布彻底结束,棺巫溪带着那件从国库里得来的物件离开了那里。

  而棺巫溪所带走的物件应该正是压龙骨才是。

  书中记载的棺巫溪此人篇幅较少,无人知道他带着压龙骨去了何地,压龙骨又是如何到了狐大仙墓中,这大概就是封清口中所说,压龙骨确实是和棺山人有所联系的地方。

  尽管没说压龙骨,但棺巫溪的记载里还是有其他内容。

  先前讲过棺巫溪降世不凡,他的出生本就具有神秘色彩,他的一生不会如此平凡度过。

  早以前的棺山人是不倒斗的,以前也没形成有盗墓这门行业,古人封建迷信,信奉风水玄学,易经八卦是常拿在面上说话的,皇帝出门要看黄历,每年都会请人推演祸福吉凶,祈求风调雨顺。

  棺巫溪在风水术中造诣奇高,不然他不会认准王莽回有临朝一日,同理,一个修草鞋的木匠不是一个好厨子,棺巫溪推行的新政措施虽在今天看来是十分厉害的,可他未必想到了当时的环境。

  棺巫溪的风水成就由后人记载了下来,就是这当中的内容,使得的封家分为了两派,后人在棺巫溪的书中得到了有关长生的信息,也是龙语图中所记,换句话来说,棺巫溪把自己的风水成就通过观山龙语图的方式被后世流传了下来。

  封羽看到此处大致意义上懂了第一部分所记,棺山人棺巫溪,确是位奇人也,不想就连王莽的新政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奶奶的,棺山封氏一门还真是人才辈出,再瞧瞧现在,死后哪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还?

  比起人的宏图大业来看,自己每天下两个小墓,盗几件财物还沾沾自喜了,封羽恨不得当下就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下去,难怪老爹封清总是深沉着个脸,这本自己要是早看到,恐怕也得茶饭不思,这完全没得比。

  封羽没再往后看下去,合上了书,将其放了起来,这第一部分的东西就足够让人消化的了,再往后看,不定还有什么大事件,心想着观山封家毕竟千百年了,后浪是会推前浪的,自己作为一个封家人,得虔心学习的去看待封家之事。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外边阴雨没有断停的意思,封羽出门透了口气,见宅院里的灯笼已经点亮。

  封家远在燕山,整个宅院里是没有通电的,用的还是民国前的灯笼照明,封家人也不多,每处走廊的头角处各有两个灯笼亮着。

  雨噼里啪啦的打在屋檐上,月色被阴云遮蔽,封羽见四下里无人,都去了前厅吃饭,一摸肚子,却有些饿了,虽有不愿,可封羽还是去了前边。

  封家前厅的桌上坐了满满当当一桌子人,除了老爹和二叔不在,其余的大妈小娘倒是都在,难得见坐了这么多人,封羽不请自来。

  姨娘们见封羽过来,急忙让人给添了副碗筷,在封家没有伙计不能上桌的道理,都是封家人,不分那么多讲究,加上封家子嗣稀薄,只有两个姐姐,一个也已经出嫁,只有一个姐姐还在家中。

  封羽不明为何今儿大家都聚在一起,坐下后傻头傻脑的问道:“几位姨娘,今个儿,是什么日子?怎么都喜气洋洋的?天气似乎完全没影响到几位心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