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来嘞(上)-第2/2页



  这堂堂大柱国净乐王也只能蹲在儿子身边好言相劝,循循善诱里总透露着拐卖的劲:“儿啊,去了武当山学成一身本事,以后谁欺负你,说你傻,你就揍他,要是揍死了也没事,三品以下的文官爹都给你撑腰”

  “儿啊,你力气大,等你学成一身本事回来,爹就给你个骠骑将军当当,骑高头大马,披花甲,多威风不是吗?”这番言论要是给那些远在朝堂之上的文官大人们听了去,朝廷上又要免不了一番“痛哭流涕”——什么大柱国周钊拿朝廷命官的命当儿戏……周钊竟然还有倒卖官位的行经,实乃大逆不道,圣上若不严加处置,有失偏颇,恐寒了一干老臣元老的心啊……

  小王爷听的有些不耐烦了,翘起屁股,随着一声噗嗤,崩出了一个响屁,同时他转过头,还不忘咧嘴对着老爹一笑。

  大柱国周钊作势要打,手举在了半空中就僵住了,一来是舍不得,二来是打了也没意义。

  小王爷可真对得起执明这个名字。这龟蛇一体的玄武大帝,也就是后来的真武大帝,封号不就是“执明神君”吗?别看黄蛮儿笨笨憨憨,斗大的字都不认识一个,可那力气,别说同龄人了,就连周钊这个跟随乾阳大帝鞍前马后的大将军也没见过几个能比得上自己儿子的。用大柱国周钊的话来说就是,我周钊十岁从军杀敌,从东北锦州杀匈奴到南部灭大小六国屠七十余城再到西南,也就是现在的燕云七州,镇压蛮夷十六族,什么样臂力惊人的猛将没见过,但如自己小儿子这般铜皮铁骨,生而金刚的,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见到过了。

  周钊暗自叹息:执明若是能稍稍聪慧一些,心智多开一二窍,定能成长为战场上陷阵第一的无双猛将啊。

  大柱国周钊摇了摇头,对着这位蹲坐着的武当山辈分极高的陆道长尴尬一笑,后者心中难免悲凉,收徒收到这份上了,也忒不是个事了,传出去还不得让心笑掉大牙,在给自己一帮徒子徒孙知道了,这张老脸都不知道怎么在武当山摆着了……

  大柱国周钊也急啊。他见迟迟还不能“拐卖”自己的小儿子,突然想到一计,大柱国周钊站起身来,径直走到了黄蛮儿的身前,沉声道:“儿啊,你大哥他当然是希望你能去武当山修行的,他还说指望你修行有成之后帮他抢几个胭脂评上的美人回来当嫂子呢。”说罢,大柱国周钊便背过身去,用余光瞟了一眼院落的大门处:时辰还没到,那臭小子还没回来。

  话一入耳,像是想到了什么黄蛮儿猛地抬起了头,看了看老爹,又看了看那个一脸尴尬,也同样蹲着的便宜师傅,刚要起身的他,好像又是想到了什么,再次蹲坐回了梨花树前,同时挪了挪屁股,重新对准了便宜老爹。

  大柱国周钊汗颜,用余光挤兑着陆老道长:您老可是朝廷敕封的道教执牛耳者,怎么一点主意都没有?道长?

  陆沉道长也回敬以瞪眼:上次被小王爷撵着跑的经历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诺,一模一样的场景,你撺掇我去劝小王爷……再说了,大柱国您的身份不比老道尊贵了去了,也不见你有什么好辙子不是?

  这就这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家丁跑过来向着大柱国周钊禀报到:大少爷……“儿啊,听着没?你大哥游行归来,看时辰也约莫进城了,你不出去看看?”家丁的话还来不及全都卷出舌尖,就被堂堂净乐王给塞了回嘴。

  黄蛮儿先是一愣,紧接着猛地抬头,表情千年不变的呆板僵硬,但寻常木讷无神的眼眸却爆绽出罕见光彩,很刺人,拉住老爹的手就往外冲。

  可惜这净乐王府是出了名的百廊回转曲径千折,否则也容不下一座饱受朝廷清官士大夫们诟病的“听风院”,手被儿子握得生疼的周钊不得不数次提醒儿子走错路了,足足走了一炷香时间,这才来到府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