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破落户的发迹史-第2/2页



  林冲近了梁山泊,却苦于无船上岸,依柴进的描述,林冲还以为王伦上山建庄了,李家道口找船不得,愣是摸索到这里来了,偷了王伦那条一点不放在心上的船,在蓼儿洼转了个天旋地转,幸亏好多地方上冻了,这才闯出来,船也扔进去了。

  “怪不得三阮最近也不来了,原来是码头上冻开不进来,心疼他们那船怕撞坏了!”

  “说说咱那条船没了两天你都没发现吧。”

  “后院是马倌的地盘,我又不常去,我好歹昨晚还发现有人盯咱们,公孙胜你倒是睡得踏实,不怕有贼一把火把咱们烧了?”

  “火烧起来我就抱着宝儿先跑,你自求多福吧。”

  “跟这种人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九条命也不够赔。”

  林冲刚恢复,说不了太多话就气虚,王伦考虑是不是拿人参补一补,后来林冲的伤寒是不是这时候留下的病根?

  王伦说干就干,趁了天晴套上马匹车辆去采买,眼看不到二十天就要过年,有些东西必须要买回来了,顺路捎带回了几味滋补药包,还有几支上好的河东潞州党参。

  公孙胜得知这价格,试探道:“那这党参谁出钱,这玩意小一百多贯呢!”

  “算我的,行了吧?”王伦抢白一句,屁颠屁颠跑去熬参汤,半路却被朱贵接去了,狠狠夸几句!自从有了朱贵,解放了所有人的味蕾。

  公孙胜跑来偷喝两勺也是常事,连赞这钱花的值,王伦也考虑送知县的年礼要不要换成党参,二百斤猪肉灌肠显得有点高买低卖啊!

  林冲感激得小口啜着参汤,和众人唠闲话,公孙胜怕宝儿染上王伦说的病菌,这几天一直在杜家养着。

  “什么!?高俅这老贼有四个儿子?”

  与脑海中的高俅印象不同,这个真实的高俅出生于书香门第,勉强算是吧,要不然也不会在元祐八年(1093年)能给苏轼抄书,而后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个神宗帝妹妹的夫君,现任官家的姑父,风流不检点,还好,这祸早些年死球了。

  元符三年(1100年)成为端王的玩伴儿,随赵佶青云直上。

  为提拔高俅这个善于钻营的可心人儿,赵佶也是费劲了心思,让高俅走出了一条混军功得升迁之路,这十几年间硬是混的赫赫战功,崇宁二年(1103年),崇宁四年(1105年)的对夏战事跟着刘仲武蹭,同年五月跟着林摅使辽,从三衙几个位置上一路飙升,最后坐上了风光无限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俗称殿帅。

  值得一提的是,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以及天子近军,一共十一位的高官,出于某种忌讳从未满员过,缺几个人,兼领两职却是常态。

  殿帅高俅的官品,在政和四年(1114年)还被赵佶专门提拔,升为从二品,在节度使之上,而其他原本同级的,正四,正五品打发喽。

  高俅在赵佶面前已经不能用红得发紫来形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