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谒长史坐骑惊驾-第3/3页



  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如比肩也。’四海明识,具知此谈。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尽陈?倘贤贤也,白有可尚。

  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是知才难不可多得。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倚剑慷慨,气干虹霓。月费千金,日宴群客。出跃骏马,入罗红颜。所在之处,宾朋成市。故时节歌曰:‘宾朋何喧喧!日夜裴公门。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将华轩。’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得也?而晚节改操,栖情翰林,天才超然,度越作者。屈佐国,时惟清哉。棱威雄雄,下慑群物。

  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今也运会,得趋未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震于严威。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过此三者,鬼神不害。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昔王东海问犯夜者曰:‘何所从来?’答曰:‘从师受学,不觉日晚。’王曰:‘吾岂可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想君侯通人,必不尔也。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李白写毕,复阅两遍,满意地封表起来,与那篇《上安州李长史书》放在一处,先一天早早上路,分别赶到裴长史、李长史处,把书投了。

  有诗曰:

  素绢最怕污泥沾,

  小人秽语厉如剑。

  君子一日皆拼却,

  管叫割舌利刃前。

  不知李白上书结果如何,新亭之会有何际遇,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李白向安州裴长史、李长史上书,背景复杂,其上书因由,两篇表文当中,也是说得闪烁其词。为将情节合理展开,著者下笔前,在手头资料中和网络上皆未找到相关注释与译文,只好自己下手翻译,详加研究,终于写成此回。叹小人成害,古今一焉,对诗仙李白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故著者文后有“君子一日皆拼却,管叫割舌利刃前”之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