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夺经!



    天龙寺位于苍山中嶽峰之北,正式寺名原本叫作崇圣寺,但因大理百姓都叫惯了,久而久之下,便又得了个天龙寺的称谓。

    天龙寺内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等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能与其相比者。

    段氏历代做皇帝的,往往最后都会避位为僧,且皆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也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

    此刻,在天龙寺内,牟尼堂中,嗤嗤嗤的轻微破空声不绝于耳,只见堂中插着六根藏香,藏香烟气呈碧绿之色,有七人以香为界,彼此泾渭分明,隔空斗法。

    一时之间,堂内剑气纵横,刀劲飞舞,碧烟也随着刀来剑往而左摇右晃。

    双方中,人手较多的一方是以枯荣禅师为首的天龙寺僧众。

    至于那独斗六人之人赫然便是登门求经的吐蕃国师鸠摩智,不过看眼下这般情况,双方显然已经谈崩了。

    而与鸠摩智怀着相同目的,却晚来一步的莫轻歌,此刻正站在堂外的一角飞檐上隔岸观火。

    目光望着斜下方的牟尼堂,即使视线无法直达牟尼堂内,可在他的精神感应之下,牟尼堂内的情景也能一丝不漏的映照于心,分毫不差。

    许是受他干预,段誉少了原著中的诸般际遇,因而此刻的牟尼堂内,并无他的身影存在,不过保定帝段正明却仍因鸠摩智拜寺取经之故,出家做了“本尘”和尚,如今正与本因几人,各施一路六脉神剑,与鸠摩智交战正酣。

    早在一日之前,慕容博便奉了他这位“天主”的指令,动身前往无量山,充当“林教头”去了,此人虽不是他三合之敌,可论及当今之世,能在武功上稳胜他的绝不超过一手之数。

    兼之通晓世间泰半武学,一身修为既博且精,无愧其名,实在是通晓“政史地,理化生”的全能模板老师。

    不过慕容博此人弥坚老辣,城府极深,即使中了他的生死符,莫轻歌依旧放心不过,故而又在其身上留下了一丝精神印记。

    这是近二十日来,莫轻歌琢磨出的精神秘法,名唤“千里锁魂”,虽然因为草创而未能完善之故,使得此法有些名不副实,未能达至千里,却也能将范围控制百里之内,中术者只要出现在这个范围之内,莫轻歌都会有所感应,且距离越近,感应越是清晰。

    如今在他的感应之中,并无慕容博此人的精神波动,显然已经出了百里范围,并未阳奉阴违的在附近停驻逗留。

    密切关注着牟尼堂内情况,忽然间,莫轻歌眉头一皱,身形不作停留的飘掠飞下,瞬间出现在了牟尼堂外。

    牟尼堂内,气劲四溅乱射,酣战正烈,面壁枯坐数十年的枯荣禅师见五僧合力,亦是只能稳压鸠摩智一筹,内心不由暗叹一声,望着挂在璧上的六张剑经图谱,神色复杂的摇了摇头,一阳指力连发弹射,打算就此毁了剑谱,断了鸠摩智的痴恋妄想。

    虽然毁了祖传的剑经图谱殊为可惜,可如今他们六人各自研习了一路剑法,待到迫退强敌之后,自可凭借记忆,默写所学剑法,倒也不必忧心祖传剑法会因此遗失。

    指力破空激射,眼看着就要落在剑经图谱上时,一股柔和如风,坚韧如革的气劲从侧旁飘出,将指力拦截挡下。

    与此同时,挂在璧上的六张剑经图谱似受无形气机牵引,凭空飞起,从枯荣头上一越而过,飞舞抖动间,避开了堂内那肆虐纵横的剑气刀劲,直往门口投去。

    站在门口处的莫轻歌右手微抬,六幅剑经图谱凌空一转,自行裹卷起来,以下三中二上一的顺序,依次叠好,落在手上。

    变故发生于电光火石之间,且完全出乎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鸠摩智与本因几人好似约定好了一般,同时撤身罢手,侧目望向门口位置,就连面壁枯坐数十年的枯荣禅师也在此刻转过身来,露出那张半枯半荣恐怖脸庞。

    莫轻歌目光越过众人,凝注在枯荣禅师身上,淡笑道:“六脉神剑乃当世绝学,枯荣大师刚才那番毁经之举实不亚于焚琴煮鹤,大伤风雅,如此暴殄天物,倒不如由在下来保管这剑经图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