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芬兰人的蹲逼战术



  冬季战争中不仅仅只有苏联人有装甲力量,其实芬兰人自己也有,20世纪30年代初,芬兰人早就有想法扩建自己的坦克部队了,只可惜的是芬兰自身的工业能力实在有限,于是他们便打算购买一批外国坦克来补充自己的力量,替换掉那些已经老掉牙的法制雷诺FT-17轻型坦克。

  而在当时,外出考察的芬兰人员们在第一时间就相中了英国海牛生产的维克斯MK系列的6吨坦克。

  在先后加入其他型号的各类型载具后,芬兰终于成功组建了大约2个坦克营规模的装甲部队,在冬季战争开始后,这2个坦克营被被拆分成了5个坦克连,它们被芬兰军队使用在曼纳海姆防线上,目前前往苏马村这里的就是其中一支,正是昨晚跟着那群战地记者一起来的援军,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到来,才让张铭重新更改了一下原定的作战计划。

  张铭他们当然知道苏军坦克在野战条件下,具备绝对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因此经过商讨,张铭决定接受来自赵政涵的意见,让这些苏联人还不知道的芬兰坦克援兵采用猥琐战术,趁夜在第二道防线两侧的雪林里挖掘相应数量的载具凹型掩体,这些掩体基本都是基于苏军炮火炸出的大弹坑来深度加工扩大而成的,也只有这样才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力气,足够赶在苏联人发起进攻前完成作业。

  用赵政涵的话来说就是,这样芬兰坦克只要躲藏在壕沟里,露出脑袋和炮管就可以了,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坦克的接弹面积,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坦克的正面投影面积,只要加上一些伪装足以使得己方坦克不再是那么容易被敌人在第一时间发现。

  这种战术历史上本来就是芬兰人自己在冬季战争中发明的,甚至后来被苏联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坦克装甲名将、苏军坦克猥琐战术创始者——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元帅注意到,并应用在了历史上的卫国战争中,成功狠狠恶心到了当时的德国入侵者。

  而这还不是最终的完整计划,张铭的完整计划是打算跟苏军坦克群来一次坦克的“天炉战法”。

  自己这两辆缴获来的重型坦克作为诱饵坦克吸引苏军坦克集群深入陷阱,然后让来援的芬兰维克斯6吨坦克连带上些许步兵间隔开布置在两翼位置,当苏联人的坦克集群被两辆绝密坦克吸引预定位置时,便可以连同第一道碉堡群防线里的友军形成一个巨大的封闭口袋阵,再合力痛击敌人。

  至于会不会被苏联人凭借强大兵力给凿破口袋阵,张铭其实并没有那么担心,反正坦克的正面装甲永远都是最厚的,侧面和后部的装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因此,若苏联人坦克群集中火力攻击正面口袋底的两辆绝密重型坦克,就势必会将薄弱的侧后部装甲暴露给负责伏击的维克斯6吨坦克连和从碉堡群方向围出来的芬兰步兵,这些可以尽情发扬火力,打击苏联坦克薄弱装甲的芬兰战士们绝对足以给苏联人造成不小的战损。

  反之,如果苏联人停下步伐选择对抗两翼伏兵,那么来自KV原型车和T-100坦克的正面火力,以及后方手拿炸药包和燃烧瓶的芬兰步兵依旧可以随意攻击这些暴露出侧面的敌军坦克,同时指挥侧面坦克,避免在这部分转身的坦克上浪费火力,集中火力敲打没有转身的敌坦克。

  这样一来,不管苏联人的坦克怎样应对,张铭他们始终至少有足够的火力能够对着苏联坦克群的侧装甲倾泻火力,获得相当高的战损比例。

  ————

  (该死!你们这群芬兰混蛋,为什么就不能直接乖乖投降呢?)“Черт!Почемувы,финскиеублюдки,неможетепростосдаться”

  发出来自内心中恶狠狠的怒骂之后,苏军第91坦克营的吉奥瓦尼·罗素营长随即意识到不论如何都不能让手下继续在包围圈中等待全军覆没,否则等待自己的结局就只有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思索片刻后的他转瞬之间便做出了一个相当符合当前局势的明智决定:

  ——留下中后段坦克原地组织反击,前段主力则继续攻击正面的两辆绝密坦克,突破两辆绝密坦克的正面封锁后,再重新掉头配合中后段的友军歼灭芬兰人的两翼伏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