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夏弥的晚餐-第2/2页



  “我也是南方人啊,”路鸣泽强辩,“北京菜咸死了,而且特别喜欢用酱,还老放淀粉勾芡,酱酱糊糊的,一点食欲都没有。还有各种筋头巴脑的东西,什么麻花,月饼,又硬又难嚼。吹到天上去的炒肝、卤煮,连我爸那种口味重的人吃了都倒胃口,更别说你后来咕哝我吃的豆汁了,我差点死在那里。”

  “豆汁、卤煮、炒肝,以前都是穷苦老百姓吃不上好东西,只能绞尽脑汁把有钱人不吃的下脚料做出花样来,你不太喜欢吃猪内脏,当然觉得难吃。”夏弥说,“很多当地菜都是以前吃不上饭的人才吃的啊,重庆火锅里不也全都是鸭肠、毛肚、黄喉之类的内脏、下脚料。”

  “这倒也是,”路鸣泽点点头,“不过你做的是真的好吃,这京酱肉丝就没有一般的那么酱腻,有种独特的爽口。我如果没吃你做的饭我都不觉得我来北京了,再过两个月等开学了,你去在卡塞尔学院开个私房菜,保管你一个月赚够四年学费!”

  “这个可以考虑,到时候路大老板,可要支援一点启动资金呀。”夏弥说。

  “这个好说好说,你管饭就好。”

  “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北京菜是真的缺了点味道。你想想看哈,中国八大菜系,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等,几个在北方几个在南方。”夏弥说。

  “北方只有一个,山东菜。”路鸣泽作出点评。

  “这就对罗,这些菜系都是用当地食材,当地传承的烹饪方式制作的菜肴。你看山东,有山有海,气候宜人,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北京呢,在华北平原上,不靠山也没有海,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本地食材,烹饪方式也就没有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主要还是以山东菜为前身。”夏弥说,“北京五百年国都,外来人口不停地往这里聚集,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本地的生活习惯。在吃饭这上面呢,宫廷菜、官府菜、山东菜、清真菜、各式地方菜和北京民间菜一股脑的融合在一起。外来人口又多,大家口味太杂难以调和,如果让大家都喜欢吃呢,餐馆就只能改良,中庸之后,弄的马马虎虎,只能将就填饱肚子。”

  “说的有点道理···”路鸣泽点头,“那为什么你做的这么好吃!”

  “笨蛋,我当然不会去像普通餐馆那样,做大杂烩的感觉,肯定要根据自己特色调整呀,这也是北京菜兼容并包的魅力了。”夏弥敲了敲碗,“北京好吃的也不少,还有很多你没吃到的,以后带你去尝尝。最近东城新开了一家羊肉馆,每天从内蒙空运进京的新鲜羊肉,加上同样来自内蒙的盐渍沙葱,草原野生韭菜制成的韭花酱,想想就美味。”

  “你是不是自己去不起,找我来付钱了。”路鸣泽说。

  “诶呀,被你猜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