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威名远扬-第2/3页



  接下来的万历四十四年可不平静,张道真以自己的三千兵马为根基,以老带新,半年内就在延绥镇建立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原本穷苦的兵户已经被他剔除。而且,他这个身份,也能得到数量相当可观的军饷,毕竟,就凭他立下的大功,没人敢在他的军饷上伸手。

  终于不用靠他自己垫钱练兵了,很多计划都能开展了。黄叶道人也爬上了锦衣卫西北镇抚使的位置。在这半年里,不光是练兵,华山派、铁剑门、铁家庄等大大小小的江湖势力逐渐消失。但是没人敢提起,他现在不止是凶名,杀名,还有威名。为国建功,岂容他人污蔑。江湖上原本对他口诛笔伐的江湖人士也都偃旗息鼓,没了动静。

  他把边镇卫所淘汰的武器和盐茶等物卖给了蒙古人,又从他们那里换来了马匹皮革之类的,再贩到内地,一来一去就赚了上百万两的银子。有了钱,什么都好做。

  他从朝廷要来了许多工匠,还从民间招募了不少奇人例如徐光启之类的大佬,一起改良火铳,升级成燧发枪,还有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被他买来了几门,也在研究专门组织生产。

  这一年是他安心发育的一年,他组建了五千骑兵,从草原上买来的奴隶上学习骑术,不要吃惊,那些奴隶都是草原部落互相厮杀的战败者,里面有不少精于骑射之人,被锦衣卫调教了一番后,就乖乖地操练骑兵。

  到了下半年,安稳发育了这么久,也是该猛虎出笼的时候。每个月他都会带着训练的骑兵带够几天的口粮,转战几百里进攻草原部落,开始是一两千人的小部落。几个月后,他的骑兵在不断地交战中迅速成长,人数也锐减到四千。

  到了寒冬腊月,张道真再次带着自己的骑兵行军,转战千里,进攻草原的部落。趁着夜晚,他们带着火器袭击了一个万人部落。他这几个月的练兵,蒙古人其实也知道,但现在蒙古诸部分裂,再加上他袭击的又是一两千人的小部落,草原这么大,他们也就懒得理会了。

  没想到这次,他凭借着火器,袭击了万人的部落。火器之利在他的手上得到了体现,各种震雷子,落地开花弹,轰天雷使出,蒙古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些火器了,毕竟大明边镇装备了火器的军队不多。

  这一晚,是草原的杀戮之夜,他和他的骑兵部队,斩首七千有余,缴获牛羊辎重无数。自此以后,五年的时间里,蒙古人不再扣边。

  张道真再次派人把人头送去了京城,这时,朝堂百官才开始正视他,忌惮他,想要夺走他手里的兵权。但是,万历皇帝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当然不会是个简单的货色,好不容易来了个大将镇守西北,这下可以完全屯出手来对付刚刚建国的后金,他可不会傻得自毁城墙。

  这种事情,文官们也只能扣帽子,造不成实质性的损伤,只要皇帝不昏庸,对他没有半点威胁。

  所以,万历四十四年末,皇帝下旨,升任耿少南为延绥镇总兵,统五万兵马,节制西北三镇兵马,专门对付这道防线上的鞑靼。

  在正式担任了总兵,接到圣旨的张道真打发了老太监们。就一脸冷笑,心里狠声道:“有些账,是要算算了。”

  自从张道真当上了延绥镇的副总兵,他昔日的同僚都是担心害怕,提心吊胆的,生怕他报复。他们等了半年,张道真都没有反应,收到陕西的一些门派覆灭的消息,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以为此事就此揭过。但是,真的是那么简单吗?

  第二天,原来的总兵程安还有他在延绥镇的所有亲信都莫名其妙的归天了,不是死在青楼女人的肚皮上,就是失足落水,要么就是遭到刺杀,毒杀,当然,他们多年搜刮,积累的金银财宝都不翼而飞,消失得一干二净。

  延绥镇的人当然知道这是谁干的,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死了这么多的军官,还有一个以前的总兵,照理来说,应该是惊动了朝廷的。

  但是,这些消息却只在绥延镇中传递,根本出不去。西北的锦衣卫系统已经被黄叶道人完全掌握,换上了他自己的亲信。说句实话,现在朝廷看到的西北,只是张道真想要他们看到的,还有更多他们看不到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