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长山王的疑惑



  济州洪灾,中枢也是要派一个够分量的人去主持大局。傅伏虽然大将之才,但他精通军政却对民政不擅长。镇压灾后的乱局没问题,救济灾民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指望他比较好。

  高伯逸在公函里面说的那些建议,三言两语是难以领悟到精髓的,必然要派人去对接。

  毕竟,高伯逸最终,还是要去河洛抓司马消难的,时间不等人。他现在被困任城赈灾,纯属狗拿耗子。

  派人去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派谁去?

  “士贞(高德政表字),要不你替朕去走一遭,如何?”高洋看着高德政问道。

  去看自己的私生子在济州搞出来的摊子,感觉还真是有些微妙。

  高德政想了几秒钟,拱手答道:“高伯逸毕竟是我…儿子,微臣还是避嫌比较好。若是有什么流言蜚语,损害的是陛下的威名。”

  高德政连消带打,解释得非常妥当。

  我不能去,那毕竟是我儿子,无论高伯逸是否承认这一点。

  我去做什么,别人都有话说,比如说假公济私,比如说合伙贪赃,做什么都要考虑影响。

  高洋点点头,他也只是试探,本来心中的理想人物,就不是高德政。

  “胖子,你呢?”高洋看着杨愔问道。

  “微臣公务压身,实在是走不开。”

  杨愔微笑着说道:“但微臣建议长山王可以替陛下走一遭。无论官位还是身份,长山王的分量都足够了。”

  他不愧是宰辅,一下子就说中了高洋的心事。

  “唔……皇弟你觉得如何?”

  高洋看着高演问道。

  “臣弟义不容辞。”高演拱手行礼,并没有反驳。

  “孝珩,你就跟着你叔父,多学多看,朕写一个空着的济州刺史任命状给你叔父,等他返回的时候,就交给你,然后你就在济州外放,好好牧守一方吧。”

  诶?居然是一次性派两个宗室出去?还真是让人有些意外啊。

  杨愔眼中讶色闪过,沉吟片刻,便知道了高洋的打算。

  他很器重高演这个同胞亲弟弟,并委以重任。所以这次赈灾,应该是高演挑大梁。

  高孝珩过去,只是跟着学习,等高演回来以后,他顺便就在济州担任刺史,总揽济州军政民政,监视行政官员。

  高演很快就会回来,但高孝珩不是,他很可能就在济州定下来不走了。

  难道是高洋要将高澄的子嗣都外放?

  现在高长恭在外面,高孝珩也要在外面,高洋到底是要做什么?

  杨愔心中转过无数念头,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高伯逸公函里面废话套话不少,但其中有个无法回避的核心议题。

  “改济州治所碻磝城为任城,扩建任城及渡口,疏通济河,以工代振!”

  其他所有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展开的。不过内容虽多,都是一笔带过,需要当面询问才能弄明白。

  不得不说,高伯逸提出的赈灾方案,倒是颇有些新意。说实话,碻磝城靠着黄河,多次闹水患,改济州治所,确实是势在必行,只是之前没人提出来。

  如果这次洪灾,济州治所是任城,估计会少很多事情,镇军军营也不会被洪水冲垮。所以今天来的大佬好几个,却没有一个反驳高伯逸提出的方案,他们都是打着事后去问下打听下再做定夺的心思。

  “皇弟,你和孝珩带着随从,速速赶往任城。朕会让征西将军斛律羡带着宿卫军三千人,随后到济州帮你弹压民变。”

  大灾之后有民变,这几乎是铁打不动的规律了。高洋知道斛律光跟高伯逸不对付,特意派斛律光老弟斛律羡出马,到济州“展示肌肉”,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至于是不是有必要,杨愔感觉傅伏的齐州镇军其实绰绰有余,可能是高洋还有其他打算吧。

  众人退散之后,高演被高洋单独留了下来。

  “步落稽(高湛小字)太让朕失望了。传言他现在不能人道,可有此事?”

  高洋小声问道,就如同做贼一般。

  哈?

  高演脑子里都是高伯逸那份长长公函里的内容,一下子懵了。

  这等事情,高演哪里知道。他自己又不好色,家里妻妾加起来不过三四个而已。在这个男人有权就好色的年代,简直是基佬的配置。(高澄有名有姓的妻妾就超过十个,玩过的女人那就别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